English

守望中华礼仪之邦

2006-07-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演讲人:彭林 我有话说

■特约主持人开场语
仲伟民(《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应光明讲坛之邀,彭林教授今天给大家做一个演讲,演讲的题目是“守望中华礼仪之邦”。2008年北京奥运希望做到:世界给我十六天,我给世界五千年。五千年的“礼仪之邦”到底有什么内涵?奥运会时我们怎样充分展现五千年礼仪文明?怎样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真正改善国人的礼仪习惯?我们请彭林教授就这些问题给我们讲一讲,大家欢迎!(掌声)
彭林,1949年10月生于江苏无锡市。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经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兼职教授等。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史与学术文化的研究,尤其注重对古代礼学以及《周礼》、《仪礼》、《礼记》等礼学经典的研究

2006年第5
总第5
主持人:
王保纯
计亚男 殷燕召

    时间:2006年5月15日地点:清华大学新斋

彭林: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晚上好!众所周知,礼仪是文明民族的标志,世界上所有的文明民族都有自己的礼仪。我们中华是千年文明古国,礼仪文明真是粲然大备,“礼仪之邦”这个词正是对她的赞誉。可是近代以来,由于非常复杂的原因,中华民族的礼受到了过度的批判,甚至被全盘否定,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甚至连起码的礼仪规范都没有了。正是这种“文化自戕”,动摇了我们民族自信和文化自尊的根基。如今,由于2008年我们要举办北京奥运,大家这才发现由于礼的缺失所带来的问题。但是,“中华礼仪之邦”的内涵,并非只是指点头哈腰、鞠躬作揖之类的交际礼仪,它的内涵非常之广泛,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它?在当代它还有没有价值?这些问题都需要来作深入的探讨。今天,我想结合人文奥运,谈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怎样认识中华礼仪之邦

2004年雅典奥运的开幕式,没有向全世界炫耀希腊的现代化,而是展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古希腊文明,这是他们高明和成功的地方。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的主题是明确的,就是展现我们中华文明的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不是西方文明的分店,也不是西方文明的复制品,它是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原生文明之一,是东方人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文化个性。在我看来,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能不能抓准中华文明的核心,并且把它完美地表现出来。有一位著名导演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随便舀一勺都是精彩的。”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中华文明确实非常浩瀚,精彩之处,在在多有,但它决不是一锅粥,无论怎么舀都一样。这些年各地的文化热蔚为大观,茶文化、酒文化、豆腐文化、小枣文化等等,无所不及。再看书摊上,青楼文化、乞丐文化、流氓文化之类的书触目皆是。这些当然都是文化,也应该研究。但是,毋庸讳言,它们都不是中华的核心文化。

用礼乐之道教育民众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

中华文明的核心是什么?这在学术界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我认为是礼。有人会说,你这是卖什么吆喝什么,因为你是研究礼的,所以才会把“礼”抬得这么高。可是对不起,这一说法的发明权不是我的,而是属于著名的史学家钱穆先生。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钱先生就先获我心。钱先生在台北的素书楼会见一位美国学者时说:“你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只是看到了它的手指和脚趾,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钱先生非常明确地说道:“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为什么可以用“礼”来统领中国传统文化呢?钱先生强调了以下两个要点:

首先,“在西方语言里没有‘礼’的同义词”,“西语中没有‘礼’这个概念,西方只是用风俗之差异来区分文化”。正因为如此,欧洲国家的地域多“小国寡民”的特征。而在中国,方言、风俗可以彼此歧异,但是,“无论在哪儿,‘礼’是一样的”。中国各地的风俗、方言的差别之大,甚至不亚于比如法国与德国的差别。而数千年来,中国虽然历经磨难,但始终没有走向分裂,因为彼此在一个更高层次上是认同的,那就是“礼”。

其次,“(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传世文献里可以为钱先生的说法提供佐证的地方可谓比比皆是,比如《左传》中讲到,礼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为政者“经国家、定社稷、立民人”的依据。《左传》和《礼记》里还多次讲到礼是“国之干也”、“人之干也”,“政之舆也”之类的话,礼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都犹如一棵树的躯干,而不是枝杈。没有它就挺立不起来,因为它是中国人立国安身的准则;礼还是推行政令的车舆,没有它,再好的政令也不可能通达于四方。可见“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之重要,于此可见一斑!

钱先生的见解,高屋建瓴,非常精辟,不如此认识,就不足以把握“中华礼仪之邦”的本质,我本人非常的赞同。可惜不知什么原因,学术界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钱先生的这个谈话,所以我必须在一开头就特别提到,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

“礼”是什么

看似简单的行为,都包含着尊敬父母、文明进餐等道理

那么,具体来说,礼包括哪些内容呢?限于时间,我不能面面俱到的介绍,只能着重介绍下面几个要点。

首先,礼是以道德为核心的国家典制。任何国家都有典章制度,而在中国古代,十分强调典制的制订,一定要符合礼的原则。为什么呢?因为古人是把礼作为道德和客观规律的代名词的。所以《礼记》中写道:“礼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易”是改易、移易的意思。礼体现的是不能改易的道理,具有最大的合理性。

国家典制是行政管理的规范,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所以历代政治家和执政者都非常重视,因而有许多的作品。其中最值得向大家介绍的是《周礼》这部书,不知诸位读过没有?清代学者孙诒让称赞它“体大思精”,是黄帝、尧、舜、禹、汤、文王六代治国智慧的集成。《周礼》是一部理想国的蓝图,建立一个美好的国家所需要的纲领和政策,书中几乎全部涉及到了。例如:中央和地方的格局应该怎样划分?两者的关系怎么协调?如何教育民众?如何考核各级官员?部门之间如何制约?丰歉之年的税率怎么确定?司法制度如何保证公平合理?等等,非常丰富,而贯穿于其中的则是“理”。

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周礼》里的秋官是主管司法的部门,但这绝不是一个滥用刑罚的机构,因为严刑酷法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刑是一种在迫于无奈的时候才使用的教育手段,目的是为了最终不用刑。因此,秋官里面有许多合于“理”的规定。例如,在判定罪名时,先要确认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是初犯还是屡犯?如果属于初犯,罪行较轻,就不要关进监狱,让他站在一块称为“嘉石”的石头上,把罪名牌挂在他胸前,让他感到羞耻,决心改过自新。这样虽然没有用刑,但已经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再如,为了保证下情上达,民众有冤屈要申诉,有关官员必须受理。如果拒绝受理,申诉者可以站在一块叫做“肺石”的石头上,这时监察部门的官员就会出来听取申诉,如果情况属实,拒绝受理申诉的官员要受到惩处。

类似的制度,也见于其他礼书。例如,《仪礼》中的《觐礼》记载的是古代诸侯国之间派使者相互聘问的仪节。在主宾见面的时候,使者要致送“国礼”――“圭”,一种非常珍贵的玉器,这是必须要有的外交礼节。但是,在使者要归国的时候,主人要举行一个称为“还玉”的礼节,就是把对方致送的“圭”郑重其事地奉还给使者。各位可能要说,这不是开玩笑吧?既然接受了,为什么还要退回去?这里面是含有深意的。国家与国家交往,借助于礼物来表达自己一方的敬重,这是在情理之中的。直到今天,我们去见客人都是不好意思空着手。可是,如果彼此交往的注意力集中在礼物的贵重与否上面,那么,这个礼就成了行贿和受贿,味道就完全变了。所以,“还玉”礼节的设计非常重要,是为了不让礼物冲淡礼的真意,表示君子之交淡如水。

《左传》一书以叙述史事为主,中间常常夹杂“君子曰”的评语,评判的标准是“礼也”还是“非礼也”,就看你的言行是否站在“礼”上。比如鲁隐公五年春,鲁隐公忽发奇想,打算到一个非常遥远的、叫做“棠”的地方去看人家捕鱼。臧僖伯劝阻说:根据自古相传的礼制,国君是为民众树立法度的人,应该专心去做国家的大事。执行乱政,那是要亡国的。鲁隐公坚持要去,臧僖伯“称疾不从”。由于隐公的做法“非礼也”,不符合礼,所以史官将它写进了鲁国的史书,以警示后人。所以说古代的礼,包含了一套以道德为核心的制度。类似的例子,《左传》里非常之多,如果大家有兴趣,不妨一读,相信收获一定会很多。

在战国时代,临淄人就已经盛行玩“蹴鞠”了

礼是对人性合理的制约

西方文化是以神为中心的宗教文化,人的灵魂是要靠上帝来管理的。中国文化不然,它是以人为中心的,人的灵魂是要靠自己来管理的。这是东西方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

那么,人怎样管理自己的灵魂呢?时下有一个时髦的说法,叫做“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感”。情感、情绪能够左右人的行为,情感偏颇、情绪失控就会出乱子。我这里有一张北京晚报,上面有一篇报道,题目是《2/3的命案属于激情犯罪》。

《中庸》开头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全篇的核心之所在。“天命之谓性”,是说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尊重人性,具有普世的意义。“率性之谓道”,“率”就是沿着,沿着尊重人性的理路来治理老百姓,充分考虑到民众的喜怒哀乐之情。那么,几乎就是治国之道了。可是,人性有天然的弱点,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除非你是圣人。如果过分张扬人性,肆意放纵它,那么人性与兽性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因此,需要通过教育来引导民众,让他们懂得修正自己的情感,这就是“修道之谓教”。朱熹在《四书集注》里说,修道的“教”,就是指礼乐教化。

《中庸》接着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在没有外发的时候,是处于“中”的位置,既不过分,也没有不足的问题。当人在受到外界的影响,情感的外发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往往不是太过,就是不足。要想做到“发而皆中节”,就是恰到好处,就像孔子评价《诗经》的时候所讲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一旦进入“和”的境界,在任何时候都能波澜不惊,从容面对一切,情绪不会大起大落,不会大喜大悲、狂怒暴躁,“举世誉之而不私悦,举世毁之而不加沮”,这是一种很高的修养,需要长期的学习。

《中庸》又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民众原本就有中正的本性,这是我们得以治国的最大的“本”。通过礼的方式,把民众引导到“和”的境界,把残留在人性中的动物性转变为理性,这是治国平天下的最大的道。《中庸》之道,就是追求“和”的道理。“礼之用,和为贵”,礼的终极目的,就是造就和谐的人以及和谐的社会。现在西方有人说中国的发展方向不清楚,其实中华民族从古代就是讲“和”的民族,最有资格谈“和谐”。我们今天提出建立“和谐社会”,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绝不是应付海外舆论的权宜、粉饰之词,而是我们千年传统的自然延续。

儒家认为,人修身需要在“质”和“文”两个方面下工夫。“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品德,比如质朴、诚信、正直、敬让,这是做人的底色。“文”,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一个文明人的典雅的“文采”。孔子的一个学生对此非常不理解,认为“质”就行了,干吗要“文”?孔子说,虎豹与犬羊的重要区别是在于它们的皮毛上面的“文”不一样,如果把它们的皮毛统统剃掉,还能区分虎豹和犬羊吗?“质”是“文”的依据,“文”是“质”的表露,《乐记》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叫做“德Q动于内”,“礼发诸外”。所以,中国人的礼,非常强调内在的德性,把它当做学习礼的起点。

礼是中华民族价值观、行为方式的体现

西方人讲平等,我们东方人讲尊卑,乍一听我们太落伍了,都什么年代了还讲尊卑?其实,西方人讲平等也是宗教文化的体现,因为人人都是上帝的儿子。你爸爸是上帝的儿子,你也是上帝的儿子,没有区别,孩子见了爸爸可以拍肩膀。现在这种平等被很多人追捧。但它就一定好吗?《参考消息》转引的《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说,由于一些学生的行为无法容忍,2004年有1/3的美国教师认真考虑过要改行。因为80%的学生张口闭口都说享有自己的权利,如果老师的管教过于严厉,他们的父母就会提起诉讼。所以,孩子毫无顾忌,变得很粗野。这种所谓的平等,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凌驾于老师之上,使得正常的教育很难进行。

中国人讲尊卑,看似不平等,其实不然。尊卑是相对的,父亲与儿子在一起,父尊子卑,因为父亲岁数大,社会经验丰富,对儿子有养育之恩,当然要尊敬。但这种关系不是不变的,儿子会变成父亲,那时也就成了尊者,受到子女的尊敬,公平得很。平辈之间交往的原则,是以对方为尊,实际上是彼此为尊。我敬你一尺,你也会敬我一丈。实际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平等。所以,钱穆先生讲,礼是以对方的存在并且心存敬意作为前提的。礼的原则是与人为善,处处为对方着想,以此求得社会的和谐。

在我们的历史上,最早实行礼治的是文王。《史记》里记载,商朝末年,纣王暴虐无道,天下怨愤。周文王用道德来收揽人心,威信很高,诸侯之间发生争端,都会找文王做裁判。

当时,虞、芮两国为了中间的一块田地长期纷争,于是去找文王评理。可是,他们走进周的地界,发现“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感到非常惭愧的是:“吾所争,周人所耻”,我们所争执不休的私利,正是周人感到可耻的东西,去找文王评理,岂不是自取其辱?于是,他们转身回国,通过互相谦让解决了争端。文王没有出面,就把虞、芮之争解决了,两国的风气也得到了改善,这就是礼乐教化的力量,成为后世追慕的典范。

因此,后世为政者十分重视礼的教化作用。《史记》在介绍制度史的时候,就把《礼书》放在第一篇,并且强调它对于治理社会的基础意义。《旧唐书・礼仪志》说礼是“人伦之绳墨,失之者辱,得之者荣”,“不可须臾离”。汉代有《曲台集礼》140篇。唐太宗践阼之初,就命令房玄龄、魏徵等礼官学士修订了《贞观礼》100卷。后来,唐高宗又命令长孙无忌等增益补订,撰成《显庆礼》130卷。再后来,徐坚等奉命修撰《大唐开元礼》150卷。这些礼书使得大唐的典制粲然大备,对社会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衣冠文物,声教迄于海外,对于新罗、日本等地的文明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礼在当代还有价值吗

有人可能会讲,现在是工业文明甚至是后工业时代,我们的“礼”都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产物,太老旧了!应该把它淘汰了!说老实话,把社会的发展分成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或者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阶段,是学者为了研究和叙述的方便而做的划分。历史的发展,并不是刀断斧劈式的,而是一个有机体。就像一个人,从少年到老年,他体内有一以贯之的东西,不是说到了一个阶段一切都要从头做起的。比如孝敬、诚实、守信等这些基础性的道德,是可以超越意识形态而存在的,我称之为“人文基因”,它不仅有继承性,在某种程度上还会有所遗传。

物质文明的发展需要精神文明的引领

人类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从来就是伴有精神追求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生存条件非常恶劣,即便如此,他们还会在陶罐上面画画,用海蚶壳、石片做成佩饰;他们还会思考地球以外的事物,许多神话就是这一时期的产品,这就是精神追求啊!

改革开放之初,有不少人认为,只要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什么难题都不难解决。没想到,制假、贩假之风随之而起,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而且败坏了我们国家的形象。于是,又有人认为,只要把法制建立起来,一切问题都会化解。可是,知法犯法、有法不依、钻法律空子的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令人不胜其烦。事实证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引领,需要提升大众的道德水准。在杂乱无序甚至是无政府的状态下,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不仅很难长久,而且会带来灾难。

礼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一个国家的实力如何,大家往往只注意那些看得见的硬指标,比如外汇储备、人均GDP、钢铁产量、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企业等。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理念等。软实力很难量化,但确实是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的。软实力不但可以在凝聚人心、激励士气、提供史鉴、醇化民风、树立民族形象等方面发挥作用,还可以为经济、政治、外交的发展助力,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邻国似乎比我们觉悟得早一些。

《环球时报》有一篇文章:《日本借软实力提升形象》。日本人意识到,现在仅仅用金钱、军事手段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已经很困难了。21世纪是各国软实力较量的时代。因此,应该以文化力量为中心,用独创的传统的自然协调的人文力量来赢得各国的信赖。日本的做法是,“动漫、游戏、生鱼片,一个都不能少”,希望借此树立自己的文化形象。

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完全可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再塑中华民族的形象服务,它的作用千万不能低估。

礼的缺失带来的问题

过去我们一讲到礼,就讲是封建秩序。于是,我们把礼统统打烂了,结果连起码的社会秩序也没有了。不管是骑自行车的,还是开汽车的,都互不相让。将来大家有钱买了飞机,在天上一定也会这么撞来撞去的(笑声)。

美国《新闻周刊》有一篇报道:《在中国开车危险又刺激》,据调查显示,中国车祸的总量占全世界的20%。中国每辆车发生车祸的比例是美国的16倍。在过去5年中,中国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是10万。中国的交通法虽然规定了礼貌驾驶,但和现实是有差距的。《纽约时报》有一篇题为《可怜的中国空姐》中报道说,从郑州到上海的一架飞机,本来90分钟就到了,可是客人带的行李多得摆在厕所前边。于是,有人就开始嚷嚷,有的人说饿了,有的人说扰乱了我的商业计划,结果把空姐都弄哭了。空姐说,请系好安全带,结果客人毫不理会。客舱里总是很吵,有的客人还大声唱歌。空姐请他们安静下来,结果客人瞪着眼看着她。

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

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发展后,生活水平提高了,就应该知礼仪、懂荣辱,营造适合于人居的人文环境。遗憾的是,我们的生活虽然已经进入了小康,而生活方式还停留在改革开放之前,主要的表现是:

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得谦让,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礼是以敬为主,可以说没有敬就没有礼,而敬又是以谦让为基本内涵的。现在是凡事争先恐后,生怕吃亏,在这种心态之下,不愿排队,不肯让座,无论是骑自行车还是开汽车,彼此抢道。北京的马路之宽,海外也不多见,而交通秩序之混乱,同样是海外罕见,其根源是无礼。

没有公德心,自己家里弄得干干净净,门外如何就不管了。有的人把大地当作大痰盂、大垃圾桶,乱吐乱扔,使得大环境脏、乱、差。

不会用敬语。敬语是文雅的交际语言,需要有一定的教养和文化才会使用,如今,许多人还停留在“文革”时期的风气里面,说话以粗俗为美,以带脏字为豪爽。不知有雅言,不会用敬语,见到人不知道怎么表达对他的尊重。

总之,我们经济上去了,可是人文素质上不去,影响生活质量。

天坛祈年殿和曲阜孔庙金声玉振牌坊,这些中国古代建筑也包含了“礼”的内容

传统礼仪与人文奥运

人文奥运的投入如此的巨大,我们期望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回报呢?这个问题现在必须把它想得很透彻。否则,将来就没有评估这届奥运是否成功的标准。

人文奥运,我们究竟要什么

有人认为,在最近一二十年当中,奥运会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产业,它可以为主办国带来巨额的商业利润,这正是许多国家积极申办奥运的重要原因之一。能在奥运会中赚到钱,当然是好事,何乐而不为?可是,这不是我们申办奥运会的主要目的。我最近在报纸上看到凤凰卫视主持人闾丘露薇的谈话,她曾经在莫斯科亲身见证了萨马兰奇宣布由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的历史性场面,目睹了大厅内中国代表欢呼的动人情景。她说大家决不是为了钱在欢呼,而是为了国家的地位和尊严在欢呼。我非常赞成她的见解。

我国政府没有说要把北京奥运办成金牌奥运、利润奥运的口号,而是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目标,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我想,实现绿色奥运的目标并不困难,北京市政府不仅早有规划,而且大家都已见到了成效。科技奥运也不是什么难题。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距今已经40多年,“神六”也已经成功升天和回收,运动场上那点技术问题是难不倒我们的。难就难在人文奥运。应该说,奥运无论在哪个国家举办,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差别主要是在人文奥运上。奥运是否成功,在相当的程度上,是看主办国是否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本国的文化与形象。

以前,日本、韩国在经济起飞阶段,曾经成功地借助奥运会来展示自己的形象。2008年奥运会也给了我们一个充分展示我们国家尊严的机会。所以,人文奥运要真正做到人文,就要恢复我们传统礼乐文化中优秀的东西,让别人看到我们的精神面貌。如果人文奥运没有给别人留下这些印象,那么我们赚的钱再多、金牌拿得再多,也是得不偿失的,那么奥运会就是失败的。

什么是“人文奥运”

那么,什么是人文奥运呢?不少人认为,所谓人文奥运,无非就是让老外来看看我们的天坛、故宫、八达岭等古迹。可是,大家想过没有,我们还常常用到“人文日新”这个词。

那些古迹,是凝固了的历史文化,它怎么能“日新”呢?即使它们需要修复,也必须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保持它的原貌,任何翻新都是对文物的破坏。可见,这种理解是站不住脚的。

人文一词,源出《周易・贲》卦的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人文”一词是与“天文”相对的,是上古为政者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农业社会是要靠天吃饭的,只有时刻观察天文、正确把握气候的变化和节气的转换,才能有好的收成。否则,农业歉收,社会的安定就没有了前提。这种状况,即使是今天的农村,也还是如此。“文革”期间我在江西很多年,当地农民春季插秧,有一句口号,叫做:“不插五一禾!”老表说,两块秧田,一块是“五・一”前插的,另一块是“五・一”后才插的,秋收的时候两块地的产量就会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天文是非常要紧的。

但是,光注意天文是不够的,一个社会的进步,还必须要有精神的发展。人类社会是思想者的世界,而人的思想又非常复杂,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会出问题,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必须关注人文。这里的“人文”一词的含义,古人有很明确的解释,就是“文德之教”,具体来说,就是用礼乐之道教育民众,不断提升他们的境界,用道德来引领社会的发展。这种教育不是空洞、苍白的说教,而是寓于民众喜闻乐见的礼和乐当中,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之中被道德所“化”。“教化”一词就是这个意思。“人文日新”,是指人在接受教育之后、所呈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只要人人被化,那么自然就是天下大化了,所以说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几句话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得如此的简明透彻,令人叹服。

在《周易》里面,还有一个与“人文”有关系的词,叫做“观光”。我想请问诸位,它是什么意思?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难道我们会连“观光”这个词都不懂?不就是旅游吗?北京不到处都有来游历名山大川、文物古迹的观光客吗?我可以告诉你们,你们的解释不对。“观光”这个词,源出于《周易・观》卦里的“观国之光”这句话。所谓“国之光”,说得明快一点,就是人的精神面貌、道德气象,就是国家的人文之光。古代中国是特别重视人文教育的国度,所以每逢外出,总是把参观和学习对方民众的好风气放在主要位置。古书里常常有“到上国观光”、“到大国观光”之类的话,说的都不是游山玩水。

古代中国是否有体育精神

此外,我们还要记住我们的体育精神。如果有外国记者采访我们,问中国古代有体育吗?你怎么回答?我看了一本书,讲奥林匹克的,说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只有希腊才能产生。其实,我们古代就有很多体育。在汉唐的时候,每次科举考试完了后都要打马球,观众人山人海像潮水一样。你不能只会死读书。在战国时代,临淄人就已经盛行玩“蹴鞠”了,也就是最早的足球,所以国际足联承认临淄是足球运动的故乡。可是,从时间上来讲,这些体育运动都比古希腊的奥运会晚。古希腊首届奥运会是在公元前776年,相当于我国的春秋时期,当时我国各地盛行一种“乡射礼”,射道的长短、靶子的大小都有严格的规定,也专门有人量,这里面尤其了不起的是有中国体育精神。

西方体育运动强调的是更高、更快、更强,都是体能方面的。中国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内在的道德与外在的技能协调发展。怎么才能射得更直?内质要直,目标始终如一,气要下沉,用力精猛,发而不中,反求诸己,比赛开始要揖让,不管谁输谁赢,都要行礼。你看东亚的许多体育运动,都保留着这种习惯,这是君子之争,欧洲没有的。

举行乡射礼的时候还要奏乐,演奏的乐曲有《诗经》的《小雅》、《大雅》,只有身心和谐的射手,才能按照音乐的节奏射箭,并且射中箭靶。所以说,中国古代体育精神讲究全面发展。如果我们都能理解我们传统的体育精神,那么人家输了,我们怎么会嘘他呢?更不会像泰森那样去咬对手的耳朵(笑声)。

那么,有人会说:“照你这么讲,金牌就不要了?”请大家不要误会我的意思,奥运金牌当然是要的,而且多多益善。奋勇拼搏,勇夺金牌,本身就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而金牌又可以反过来振奋民族精神。但是,我们在争夺金牌的过程中,要显示大国风范。我们争奥运金牌,一定要站在这个高度上。金牌要靠实力去争,而不能靠小聪明、小动作,或者靠观众起哄,那简直就是抢金牌了。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以前有些主办国为了争得好名次,甚至有买通裁判之嫌。有些犯规动作,全世界的观众都看到了,裁判偏偏说没有看到;犯规的运动员也装得没事一样,这是非常让世人看不起的,也是有损国家形象的。

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为了人文奥运

当前,举国上下的礼仪热,是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直接引发的。为了办好北京奥运,进行全民的礼仪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不办北京奥运,那还要不要举行全民的礼仪教育?如果我们过于功利地看待礼仪教育与北京奥运的关系,那么奥运一结束,礼仪的约束就宣告解除,一切恢复到奥运以前的老样子。大家想想几年前的“非典”,那时大家怕被传染,每天洗手,也不随地吐痰。可是一旦“非典”的风险消失了,一切都照旧。为了抗击“非典”,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可是连随地吐痰的陋习都没有完全改掉。因此,在我看来,这场礼仪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民族的长治久安,而不仅仅是为了北京奥运的体面。北京奥运是凝聚民心的绝佳机会,抓住这个机遇,用传统礼仪来提升大众的道德水准,把一件本来早该做的事做好,这对我们民族的发展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做秀”。

振兴中华礼仪之邦的建议

礼要成为社会法规

礼是全社会的行为规范,只要全社会都遵守礼了,移风易俗的目标就可以实现。当前,不少国家都有国民礼仪,例如在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要把右手放在胸前,向国旗行注目礼,并且要跟着唱国歌。这一类规范有与没有,我想是不一样的。因此,应该建立公务员礼仪、校园礼仪乃至外交礼仪等等。去年初,我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做关于古代礼乐文化的演讲,节目播出后,我收到一位美籍华人的来信,他说重振礼仪之邦,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应该让全国人大立法,颁布执行。我非常赞成他的建议。

礼仪教育要进课堂、进主流教材

少年儿童思想单纯,对他们进行礼仪教育,久而久之,就可以收到“习惯成自然,少成若天性”的效果。这样,我们民族的总体素质,就会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得到明显的提升。这个问题,古人非常重视,例如朱熹就曾经反反复复地谈到这一点,他认为对于孩子,做比说更加重要,因为他们还不太懂事,对他们讲大道理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要紧的是要教他们学会正确的行为方式,越是具体越好,比方说吃饭的时候,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一定要等父母先举筷子,然后再吃。再比方说,父母有所召唤的时候,不能拉长了声音应答。再比方,吃菜的时候,如果拿起了汤匙,就要放下筷子;反之亦然,不要这两样东西一起上手。如此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规范里面,都包含着尊敬父母、文明进餐等道理,对于奠定他们做人的基础至关重要。目前,这方面的教育尚未进入学校的主流课程,只有社会上的一些志愿者在零星地做,属于“体外循环”的性质,效果不理想。

炎黄子孙要行中华礼仪

这些年来,我们的文化出现了严重的西化现象,例如传统节日都快要被“洋节”给替代了。节日是民族文化最显著的表征,如果连它都消失了,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最近,听说有关部门正在起草一个方案,准备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四大传统节日全部放双休假,让老百姓有充足的时间来过自己的节日。这个方案真是高明得很,我希望它早日通过。

自古以来,就有一个通行的规则:入境随俗,就是说要尊重到访国的习惯。这种尊重是对等的,我们到外国,要尊重外国人的习惯,他们吃饭用刀叉,我们也不应该特殊。其实,我们到外国去,没有人会给我们准备筷子的。相反,外国人到中国,则要尊重中国的习惯,我们用筷子,他们也应该用筷子,这是对我们文化的尊重。我们应该有文化自尊,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为此,尽快制订和推广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礼仪,已经是刻不容缓的大事了。

■现场问答

问:现代社会竞争非常激烈,而礼是提倡谦让的,你不觉得两者有矛盾吗?

答: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儒家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既讲谦让,也讲奋斗。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体现了奋斗的精神。清华出了那么多杰出的科学家,都与校训有关系。奋斗和谦让要看是什么场合。周文王讲究德治,而且做得很好,可是这并没有影响他奋发图强、最后在牧野之战中推翻商纣王。再比方说乡射礼,它是一种比赛,输了是要罚酒的,自然应该在平时好好练习,比赛的时候全力去拼。不过在下场的时候,还是要彼此谦让,这是君子之争。两者不是互相排斥的,不能一讲礼让就觉得影响了竞争。

问:目前,有不少网站在提倡穿民族服装,有些人甚至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民族服装,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答:服饰是一个民族的表征。通过服装,我们一望而知他是哪里的人。任何一个民族,服饰是最基本的。古代礼仪要求人们“正衣冠”,衣冠是民族认同的符号。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以后,四万万五千万同胞不能没有民族服装。所以,他发明了中山装。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出国访问,都是穿中山装。

当然,到底用哪个朝代的服装作今天我们民族的服装,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虽然,各朝代的衣服具体形式不一样,但里面的元素是不变的。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穿的就是直领的服装,这是我们民族服装的元素。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把这些元素体现出来。服装是民族文化的表征,京剧是我们的国剧,水墨画是我们的国画,太极拳是我们的国术,普通话是我们的国语。最好要制定一套国服,如果有,我一定会去买。

问:“礼”是包含着“乐”的。您在生活中喜欢“乐”吗?

答:我很喜欢民乐。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阿炳就是我们家乡无锡人。记得我读初中的时候,无锡人民广播电台就把“二泉映月”做终了曲,每天晚上十点左右,大街小巷到处可以听到这首悠扬的曲子。这首曲子用音乐语言刻画了一个盲人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的心境,有木讷、低回,也有急切、激越,意境非常之好。现在我还常常把它当背景音乐开着。由于对它有特殊的情感,所以,听到动情处,往往可以热泪盈眶。此外,像《流水》、《文王操》、《彩云追月》等曲子,也都非常好,可以养性怡情。当然这些都是国乐,摇滚乐肯定是不行的啊!

问:我来自山东,这几年在曲阜都有祭孔子的活动。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答:现在我们的祭祀多是民间自发的活动,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像杜甫所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是一个世界伟人,所以,我们从古代一直祭祀他,纪念他对文化的杰出贡献。在古代,我们的祭祀已经成了一种文化教育。孔子最早办私学,向民间传播文化,他的理念一直传到今天。在孔庙里配享的还有许多历代著名学者,他们对民族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值得后人景仰。祭孔看到的是一部中国学术史、文化史,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当然我们也不能太随便。去年就有同学来找我说:我们明天去祭孔吧!我说:“那不行,你什么也没有,什么都不懂怎么能去?”祭祀的每个过程都是有含义的,都有它的人文内涵,你要懂得这个东西才能去行礼,你是怀着情感的。

我还主张我们每到民族英雄像前,都要敬礼。我们尊重历史,怎么尊重?对民族英雄不屑怎么行呢!韩国人凡是到一个他们民族稍微有点名的人像前都要磕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体现在许多细节上。

问:我也想讲礼,可是别人都不讲礼,我不就吃亏了吗?

答: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大家都不做,就你一个人做,才能显出你的境界。你坐在车上,旁边有一个老人你却不让座,你心安吗?你今天帮助人,你会很高兴,这些东西要靠许多人共同来努力。在这些事情面前,清华大学的学生能逃脱吗?你要有不怕吃亏的精神,要敢于开风气之先。宋朝的司马光、程颢、程颐、朱熹,都是敢为天下先的学者。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要从自己做起。我们每个人都来做,社会风气就会慢慢改变的。

■结束语

刚才,彭林教授给我们作了一次精彩的演讲,使大家对中华礼仪之邦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彭教授的演讲,我们还了解到“文明礼仪”对2008年奥运会及中国社会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并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创造出今天有中国特色的礼仪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彭林肖像摄影:郭红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