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个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你虽是名人,但你写的文章究竟值不值那么多钱?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南方周末》那些名人写的《芳草》版因为读者不爱,而不得不割舍,现在的几个专栏版也是读者批评最多的版面,为何?原因是这些文章虽是名人所写,却大多叫读者难以读下去。这也难怪,“人怕出名,猪怕壮”,要他们写的人太多,就不得不应付了事。但读者对你的应付却是大为不满。
曾喜欢沈宏非先生在南方周末上开的《写食主义》专栏的我,现在不但不喜欢,而且是看了就烦,如今是他的作品一概不看,其实这不光是我一个人,那些曾喜欢过沈宏非先生的《写食主义》的人,对他已是很失望了。他在《南方周末》有专栏、《南方都市报》有专栏,据说还在几家报纸也开设了专栏。想想看,他能有那么多精力去写精品?
再翻翻报刊,刘洪波先生的文章是满天飞,文章不乏有佳作,但敷衍的文章却真是不少。不过认真也好,敷衍也好,高稿酬却少不了。你约稿就写得差一点,当然要用,还得付人家3000元一篇。其实好的稿件不完全出于名家之手,不是有很多传世佳作都是“处女”作吗?编辑们何不多花点精力在众多的自由来稿中挑选佳作?
《南方周末》的“百姓纪事”、“百姓茶坊”,《信息日报》的“百姓话题”,《中国经济时报》的“百姓广场”都深受读者喜爱,而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版面,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面向了普通百姓。要做到这一点,那就不管你是名人,还是一般的作者,只要文章的质量好我就刊登,否则你再有名气我也不用你的。说句实话,别以为你打一个“名人茶座”、“名人专栏”读者就喜欢!你再花多少钱请名人写,不是精品读者不领情,要知道你的报刊杂志,面对的是广大的普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