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气壮如牛”与“战战兢兢”

2001-05-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马斗全 我有话说
尚未见过面的文友甲乙先生,是位青年作家,前曾寄赠其散文集《通往河流的门》。灯下翻读时,除给人一种朴实亲切之感而引起共鸣外,还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那就是遣词造句之准确———本人读书时每遇到字词欠当或错讹处,便即刻兴味索然,免不了要来咬文嚼字一番,似是多年从事编辑工作落下的职业病———没有发现如时下一些名家笔下那样的字词错讹,更没有令读者皱眉的硬伤。偶有别字,可以看出显然系手民之误,如将“刺”印成了“剌”。在“无错不成书”的今天,能有人这样严肃认真地从事写作,确实令人高兴。给他去信时曾谈及这点,他在回信里说,自己写东西一般较为谨慎,于语言历来有一种“过敏”,也爱咬文嚼字,拿不准的从不敢贸然下笔,必须查对、弄懂才敢使用。谈到名家之作,有“他们气壮如牛,而我战战兢兢”的话。

好个“战战兢兢”!由甲乙先生的“战战兢兢”,使人想到清代诗人龚自珍“笃信男儿识字难”之句。连极有学问的龚自珍也感叹做一个真能识字的人不容易,那么对其他人来说,舞文弄墨就更非易事了,谁也不当掉以轻心。古人要求为文时字词须准确无误,所谓有所依据,而“无一舛字”,甚至有“千金不易”之说。可见要写好文章,谈何容易。所以古人告诫我们写文章绝不能“率尔操觚”、“妄下雌黄”,万不可“轻薄为文”。老杜“新诗改罢自长吟”的不断吟咏修改,欧阳修的怕后生笑而反复检查修改其作,贾岛为了斟酌用“推”字好还是“敲”字好,不但为文坛留下了一段佳话,还为我们创造了“推敲”一词,均可见先贤们十分严谨认真的写作态度。古代许多作家和诗人,为我们做出了学习的榜样。“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的态度和精神,如今想来真是令人感动。

古代文人的认真精神,如今确实越来越少见了,一般作者且不论,只名人笔下的文字差错,甚至常用字词的错误,便司空见惯。古代文献里常见的“致仕”、“放逐”等词,有名家也给用错,甚至适将其义用反,把退出仕途的“致仕”当作进入仕途用。有名家不知常见的“朔北”“漠北”何指,本欲指东北之地却用了指西北之地的词语。有名家竟然将“先贤”、“后学”用错,还有名家将“焦头烂额”当作“头破血流”用,将“明日黄花”错作“昨日黄花”,甚至连“手笔”、“笔误”之类常用词也屡屡用错。对于把握不准甚至全然不懂的字词,辄敢赫然用之,足见名家胆气。更使人惊奇的是,出现了明显的差错,却不愿接受或不许读者批评,而表现出一种不以为然甚至极蛮横的态度。古人写文章讲究“气”,有“文以气为主”的说法,但却不是“气壮如牛”的“气”。古人为了纠正前人书中的错讹,建立了一门学问叫校雠学,“雠”者,视错字为仇雠也。现在许多作者则在不断地制造错讹,所以读者读书时,须培养出一种特别的能力,以揣度某字词为何字词之误。这种能力,不知是否会发展成一门“揣度学”。

甲乙先生在安庆日报社工作,他的“战战兢兢”,或出于编辑职业的原因,或因地近桐城而受其学风的影响,更主要的当然是他的认真精神使然。这种“战战兢兢”,反映了一个文人为人为文的态度。

我们当然不能要求一些已经或正在走红的名家写作时“战战兢兢”,但这种“战战兢兢”的写作态度,却无疑是每一个从事写作的人都应有的。为了自己的书或文章不出现错讹和硬伤,不使当世和后世的读者嗤笑,也为了自己的良心,还是“战战兢兢”为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