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社认识到,当企业有了一定积累的时候,更要重视树立出版社的学术形象与服务品牌。质量与服务将关系到每一件事的成败。王霁指出,出版的终极目的是教育,出版要始终为国家的文化教育事业和现代化进程服务。作为一名教授、博导,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王霁深感教材的重要性。以往的一些教材,无论在内容、编写体例上,还是在是否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一线教师和学生虽有反映,却总是零碎的。这就需要在出版者和读者之间建立一个畅通的渠道。作为一名出版家,王霁又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国外出版商的竞争压力。一方面,加入W TO后,国外出版商携巨额资金,会以实力控制出版资源,这必然加速国内学术专著向国外流失的状况。另一方面,现在大学里已出现了大量的洋教材(不管是英文原版的,还是翻译过来的)。在经济、工商管理专业尤其明显。其他学科也同样面临着外版教材的进入。借鉴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中西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的差异,也会影响学生对外版教材的消化吸收,拿出符合我国特色的、本土化的教材也就成为当务之急。这就需要集思广益,让广大一线教师和学生发言,催生新的、更好的教材。
基于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教研服务网络于近期启动,其宗旨就是服务高等教育事业,服务一线任课教师。凡是高校教师,通过登记,都可以成为该网络的正式会员,并享有以下权利:
1、获得由人大社不定期寄赠的与教材图书相关的信息材料、光盘及会员选择的、该社出版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
2、凭会员卡可以在各省会员服务店8折购买人大版图书;
3、凭会员卡参加人大社在当地组织的各种会员活动。
据人大社介绍,教研服务网是一种服务性、公益性的会员组织,并不要求会员购书,而只是希望以此为纽带,组织一些学术活动,探讨学术和教材建设问题,把服务做到家,与教师进行双向而畅通的教材信息和学术交流。具体来说,一是组织学术研讨会。教研网拟邀请会员参加类似《经济学》一书的作者、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来华讲学这样的活动,使国内学术界直接和国外同行对话,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世界范围内专业的发展动态。这样的活动,对国内相关学科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二是及时向会员提供教材、学术图书信息,使教师随时掌握图书出版的最新动向,使他们获得长期的个性化服务。四川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党跃武副教授就希望服务网能为广大教师提供教材出版和评价信息,尤其是专业化的信息。
从长远来看,教研服务网会促使读者、作者、出版社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更有利于中国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进而从根本上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现今,出版业也产生了不平衡现象,作者队伍集中在几个文化中心城市的情况已很明显。实际上,一些地方高校教师也有好的选题。服务网起到了挖掘当地出版资源和选题信息的作用。王霁表示,对国内那些能体现我国一流学术水平、追踪学术前沿、能长期传承下来的作品,人大社本着少而精的原则,一定会全力推出,不论作者的职称如何、名气如何,从而能培养一批固定的作者群乃至推出一批学术英才。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的变革,新世纪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教材出版向宽口径方向发展。对一些高校新设置并有潜力的课程,出版社也可以根据广大师生的要求,推出新的教材。
业内人士指出,教师通过教学和研究推进知识,而出版社通过出版传播知识;教师的教研成果通过出版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教师自己通过出版会获得更新的学术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研究水平。双方都是为传承知识在尽心力。国内高等教育改革促进了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教材、学术精品也成为了出版社的立命之本,这也是真正能体现出版社价值、为文化积累做贡献的所在。而教材、学术专著必须能把握时代潮流,以开放的视野吸收国内外的前沿成就,这就需要更多的一线教师关心、参与到出版进程中来。于是,出版社就成为学者和社会的中介。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共同基础,人大社才提出打好学术牌、服务牌,教研服务网络才可能实现其“服务高等教育事业,服务一线任课教师”的宗旨。而提高服务意识,提升品牌形象,也是国内出版业的一项长期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