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博士生导师王泉根就“中国儿童文学学科”现状撰文,以期引起大家关注。
儿童文学(或称少年儿童文学)是一种专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服务的特殊文学,这一特殊文学内部又因读者年龄的差异性特征(如心理特征、思维特征、社会化特征),而将其具体区分为少年文学———童年文学———幼年文学三个层次。人是精神文化的动物,人的精神生命中不能没有文学的滋养。儿童文学是人生最早接受的文学,这是一种直接关系到民族未来一代精神生命成长的文学,是亿万少年儿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对于广大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审美陶冶具有特殊作用与价值功能。世界现代文化都把一个国家儿童文学系统工程的建设及其教学研究、出版状况视为这个国家国力强弱、现代化进展程度的重要尺度之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说得很明白:“看一个国家儿童读物的出版状况,就可看出这个国家的未来。”按照一般常识,中国儿童文学作为拥有3亿多少年儿童这样一个巨大接受群体的文学门类,其教学研究、理论批评理所当然应当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比如高等师范院校的中文系,社会科学院的文学研究机构,作家协会的创作研究部门等。然而,世纪之交“中国儿童文学学科”的现状却是十分严峻,说出来实在不敢让人相信:
1、目前全国高校中文系还在坚持开设儿童文学课程的不足15个,坚持儿童文学教学研究的教师(包括兼职)不足15人,也即平均每二个省还不到一名。就拿教育部直属的7所师范大学来说,现在只有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的中文系配有儿童文学教师,而华东师大、华中师大、西南师大、陕西师大都是空白,有的师范大学竟然从来没有开过儿童文学课!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来还有一名专职儿童文学研究员,但自这位研究员退休后,现在却后继乏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社科院文学所均无人专职从事儿童文学研究,仅有江苏、内蒙古社科院各有半位研究人员兼职研究儿童文学,也即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充其量只有一名儿童文学研究人员。
3、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从来无人从事儿童文学研究,各省、市、自治区的作家协会自然更是一片空白。
4、中国有数千种刊物,但长期以来只有一家儿童文学研究的连续读物,此即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发行的《儿童文学研究》,该刊苦苦坚持了二十多年,但已于2000年停刊。这就意味着:以中国之大,杂志门类之广,今天却没有一家儿童文学理论刊物了。中国的报纸虽然多如牛毛,但说出来更不敢让人相信,全国仅有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文艺报》设有“儿童文学评论”版面,以前大概每月一版,现在却很难见面,去年只刊发过3次,也即2000年的中国报纸只发表过3个版面的儿童文学评论。
5、中国文学界、理论界设有各种各样的奖项,但从来没有一项儿童文学理论评奖。中国作家协会的“鲁迅文学奖”虽然设有文学理论奖,但却拒绝儿童文学理论。从今年中国作协的“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以前只评创作作品)总算增设了理论批评的内容。
儿童文学教学研究与理论批评直接关系到儿童文学建设的兴衰消长。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长期不重视儿童文学学科建设,其所造成的后果实在令人遗憾。不说其他,只说一个事实:今天我国数以万计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几乎99%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儿童文学理论教学与修养(不是他们不想学,而是长期以来我国师范院校中文系不重视、不开设儿童文学课程)。由于不懂得儿童文学的审美特征、创作手法与儿童接受心理,因而面对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入的儿童文学文体(如童话、寓言、儿童小说、科学文艺等),不少教师束手无策,往往将最能激发孩子们幻想精神与创新思维的童话故事等,讲得枯燥乏味,昏昏欲睡。为什么社会上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意见最多,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我想,众多语文教师不了解儿童文学、不懂得少年儿童对文学的接受心理,恐怕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儿童文学学科长期得不到重视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是:
第一,儿童文学学科在高校学科设置中长期没有地位。50年代初,北师大中文系在穆木天、钟敬文等先辈的倡议下,在全国高校中文系最先设立儿童文学教研室,并由穆木天先生担任首任教研室主任。在教育部的重视与北师大的影响下,50年代各地高师中文系纷纷开设儿童文学课程。然而,50年代末期由于受“学制要缩短,教学要革命”的冲击,儿童文学课程却被一刀砍掉了,一直要到20年后的80年代初,这才得以恢复。80年代我国儿童文学教学研究出现了发展的生机,北师大、浙江师大等高校还招收了儿童文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然而进入90年代后期,儿童文学学科由原先的中国文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被一刀砍掉(被同时砍掉的还有中国民间文学),成了找不到娘的弃儿。现在勉强被挂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二级学科下面,成为三级学科。由于是三级学科,所以开不开课都无所谓,即使开课,也是属于任意选修的课程(北师大的情况最好,被列为“限定选修课”,即中文系学生都得选修)。
第二,儿童文学学科在高校学位设置中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80年代北师大、浙江师大等中文系招收了儿童文学硕士研究生,但儿童文学学科没有独立的硕士学位授予权,而是挂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点,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一个研究方向。由于儿童文学只是一个研究方向,而不是一个专业,因而无论其招生数量、研究生培养、师资编制等都受到很大影响。事实上,儿童文学是一门有其丰富学术内涵并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包括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中国儿童文学史、外国儿童文学史、儿童文学文体学、儿童文学与少儿图书报刊编辑出版,儿童文学与儿童心理儿童教育等。显然,如果仅仅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二级学科下面的一个研究方向,是无法包容其丰富学科内涵的。
正因为有以上两个原因———既不是二级学科,又没有列入硕士学位授予点,因而各地高校中文系绝大多数不开这门课。这就使儿童文学教学研究长期处于自生自灭、后继乏人的局面。可以直言不讳地说,这一局面如再不改变,儿童文学的教学研究再过十年(也即全国现有的15位左右的儿童文学教师退休以后)将从中国高校断绝!
儿童文学在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以及西欧、北欧一直是高校文科的基础学科之一,而且早已有硕士、博士学位,日本梅花女子大学、百合女子大学还设有儿童文学系。即使在我国台湾省,儿童文学也长期作为高师文科学生的必修课,甚至规定理科学生也须修满学分,否则不予毕业。台湾9所师院、3所师大及台湾大学、东海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均开设有儿童文学(分布在中文系、教育系、图书馆学系、家政系等),今日台湾还有《儿童文学学刊》、《儿童文学学会会讯》等刊物,台东师范学院儿童文学研究所每年招收近20名儿童文学研究生。在国际文学研究方面,目前世界上只有两个学术团体,一是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个就是国际儿童文学学会(IRSCL),该学会每二年召开一次国际儿童文学研讨大会。国际儿童文学研究会十分希望能在有13亿人口、3亿多少年儿童的中国举办研讨大会,但以我国儿童文学学科今天所处的现状,能有力量与自信来举办这一大会吗?
应当指出,在儿童文学学科处于如此严峻现况的今天,北师大却高瞻远瞩,依然坚持发展儿童文学,其重要举措之一,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增列了儿童文学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但是,全国高校能像北师大这样重视儿童文学的毕竟为数不多。拯救、发展儿童文学学科需要各方面的努力,特别是有关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一代,为了中国现代文化与文学建设,吁请社会各界关注“中国儿童文学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