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逛过多少个书店,好不容易在这部《中国现代名篇选读》中才发现了《边城》,但只是个“存目”而已:我索性将这部上下两册的“目录”中的“存目”统计一下,上册为6,下册为12。计有18个“存目”。对《子夜》、《家》、《倪焕之》、《骆驼祥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围城》、《京华烟云》等长篇名著,都出过单行本,很容易买到这些书;同时,“选读”又哪能容纳这些长篇呢?当然只能“存目”了。但这些长篇名著,一般读者都不陌生,列“存目”实属多此一举。而《边城》只是个中篇,又很少出单行本,读者难以获得,为什么也列“存目”,不收原作呢?既名“名篇选读”,不收原作读什么呢?
我认为对一些长篇名著,可在“选读”后面设“附录”,集中作些简介,不必在每个作家的“选目”中列“存目”。因为这个“存目”太使读者刺眼了。有名无实,要它干什么?当然,对那些失传的名篇列“存目”,则不在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