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陈教授介绍,《中国儿女》发表时署名“素华”,原刊1942-1943年桂林出版的《文学创作》,描绘了当时沦陷中北平人民英勇抗战的故事。陈教授说,《中国儿女》在凌叔华整个小说创作上具有特别意义:“由于较长的篇幅提供了能够容纳广阔社会生活的基础,因而改变了她往日小说‘契诃夫式’的格局。《中国儿女》的视野,从城市到乡村;写到的人物有学生、教师、巡警、保姆、农民,还有民族败类和日本侵略者,情节构筑由高楼深院内的死水微澜而变为时代激流,笔墨饱含着血与火。”“《中国儿女》正面浓墨重彩地表现了同胞的民族气节和无畏精神,令她后期小说大放异彩。”陈教授特别指出,由于这样取材现实的抗日小说,在当时为数甚少。后方作家缺乏生活体验固然较难执笔,而沦陷区作家虽有生活体验但写成作品无处发表,因此,《中国儿女》的特殊价值,不仅显示在凌叔华小说创作中,而且显示于40年代前期的整个创作界。
另外,小说原刊杂志《文学创作》因战争及地域等原因,在文坛上影响不大,致使凌叔华的这个中篇一直未能引起学界的关注。据北京大学中文系严家炎教授介绍,此前出版的有关文学史、小说史论著中,均没有提及此一作品。因此,能在抗战胜利61周年前夕重新面世,实在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