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爱学生?

2001-07-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在2001年6月13日《中华读书报》的《每周?望》版,任汝芬对4月18日该版发表的记者方文玉的文章《考研政治:揭穿任汝芬教授的“押题神话”》进行了反击。任文的题目是《我爱我的学生——同方文玉记者对话》,针对方文中指出的他66岁还奔波于各大城市的繁重劳动,任的解释也是“因为我太爱我的学生了”,并且认为“传道、授业、解惑应是一个教师‘终身之使命,不灭之良知’”。其实任教授又何必如此冠冕堂皇呢?既然他承认“市场竞争从来不相信眼泪”,又何必不敢坦言自己是在赚考生的钱呢?“世间熙熙,皆为利来;世间攘攘,皆为利往。”若不是有可观的经济收入,任教授又岂能“每周、每月奔波于各大城市”呢?

既然要赚钱,就必然要用各种手段多多吸引考生来听课、买复习材料,于是就有了“紧跟任汝芬,肯定得高分”的广告词的出现,以及“猜题命中率”的大肆渲染。卖瓜的哪个不说自己的瓜甜?难怪赵会根先生要感慨:“任汝芬教授的被揭露真不幸啊!”(见《中华读书报》6月13日5版)

方文的揭穿和任文的反驳似乎都有道理,究竟谁更有理相信读者会有自己的判断。但“任汝芬现象”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任汝芬现象”?教授的价值能用经济指标衡量吗?……其实任教授也明白,他所钟情的这种“教育”是赤裸裸的“应试教育”,考生花钱不是来听他讲大道理的。虽然我不怀疑任文中所引的青岛某考生所说的话(“听了你任老师的课,不再觉得马列主义是一堆枯燥无味的东西,……而是感到了一种鼓舞人上进、求知的动力……”)的真实性,但想通过这种“上课地点平均3天变更一次,而且有两天是每天上7小时政治”的教育,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则无异于自欺欺人。如果任教授真的爱学生,他就应该回到大学课堂,而不是在他们临阵磨枪的时候“爱”一回就走。

至于任教授的复习指导书获得全国优秀畅销书奖,我倒并不觉得奇怪,因为即使任教授不编也自有别人去编。但这种书获奖,无论如何只能说是一种悲哀。

(河北保定中央司法警官教育学院 王雪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