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铮,浙江绍兴人,1927年生。是国内外著名的水电专家和坝工权威。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潘家铮业余爱好写作,出版有散文集《春梦秋云录》、科幻小说集《一千年前的谋杀案》、《偷脑的贼》和科普作品《千秋功罪话水坝》(收入“院士科普书系”)。
记者:不久前,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您的科幻作品集《偷脑的贼》在“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普图书奖”评奖中荣获一等奖。请问您有何感受?
潘家铮:对这次获奖,我当然感到很高兴。从事科普和科幻写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写作过程中,苦头也让我吃了一个够:脑子里有种想法却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是一种痛苦;历尽千辛万苦写出来的东西因为不满意而进了废纸篓,是一种痛苦;自我感觉还不错的作品被人当头一瓢凉水泼来,也是一种痛苦。对于我的这些不成熟的作品能够结集出版,1999年又被湖南教育出版社收入“中国科普佳作精选”丛书再次与读者见面,并在这次全国优秀科普图书奖的评奖中获奖,确实是非常意外的惊喜。对于创作者来说,大概没有比自己的作品得到读者的喜欢更让人高兴的了。
记者:作为一名科学家,主要的职责是进行科学研究,您为什么会想到去写科幻小说呢?
潘家铮:之所以会写科幻小说,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出发点。第一,我一直感觉到,我们年轻的一代,有两个很突出的缺点。一是缺乏想像力。这与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很有关系。我们的年轻一代可以在考试中得到很好的分数,但未来却很难成为大科学家、大发明家、大企业家等创造性人才。让孩子们在啃读砖头厚的“应试指南”一类书之余,能够读到一些科幻著作,无疑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二是有些年轻人不肯下苦工夫,总想一鸣惊人。通过科幻、科普作品,也能帮助孩子们认识到科研的真实情况,让他们明白机遇和灵感只会光顾刻苦钻研的人们。
第二,现在市场上有许多不三不四的图书,对读者特别是孩子的影响很坏。我们多写一些健康的有趣的科幻小说,占领市场,让青少年多呼吸几口清新的空气,也是好事。当然,我的想法也许是非常幼稚的。凭个人的力量哪能斗过那些不道德的作家和书商呢?
第三,我看到现在许多教科书,非常枯燥。我希望生动活泼的科普、科幻作品一方面可以让读者增加一些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读者感受到科学的有趣,从而喜欢上科学,爱上科学。
记者:您科研工作一定很忙,再加上您担任了许多职务,各种会议、行政事务一定很多,您哪来时间写作呢?
潘家铮:这个我可以向古人学习。宋朝欧阳修的办法是“马上、枕上、厕上”。比如现在我在出差的路上,虽然不一定能动笔写,但利用这个时间构思还是绰绰有余的。把所有零碎的时间都收集起来,也是很可观的。
记者:读了您的《偷脑的贼》,我感觉您的作品有几个特点。一是从题材、故事、语言等方面都具有中国特色;一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很讲究悬念。不知您对自己的作品怎么评价?
潘家铮:确实,我认为,中国人写科幻,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本土化。比如《偷脑的贼》中,《宋徽宗之死》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人们利用一种特慢性透光材料,看到了南宋初年徽、钦二帝被囚禁在北国,最后徽宗自缢身死的情景。《古墓沉冤》则是关于李清照的故事。像我这样把科幻和中国历史结合起来的,也算是一种创造吧。这是我比较得意的地方。又如《人才天平》一篇,讲人们发明了一种能够准确、科学地测定人的知识、能力、品质的仪器,但在种种习惯势力、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和潮水般的不正之风面前,却发挥不了作用,反而被旧势力所利用。这篇小说应当说直指社会的不正之风,读者读来大概也会觉得很有本土味道。有趣的是,这篇小说当初发表时,编辑觉得讽刺性太强,担心有人看了不舒服。为了减少人们对号入座,文中讽刺的张总改成了潘总,某市长改成了某经理……等等。
另外,科幻小说既然是小说,我理解首先应该有些情节,不能平淡无奇。我是搞工程出身,所以对“结构”二字很关注,也许自觉不自觉地把这种对“结构”的重视带到了写作中来。
记者:您在《偷脑的贼》后记中写道:“‘科幻’是‘科普’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学术界有很多人认为,科幻不是科普,科幻姓“文”不姓“科”,您对这些说法怎么看?
潘家铮:我想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凡尔纳的科幻作品,其内容大多有较严格的科学依据,不能不说起了科普的功效。当然,也有些科幻作品幻想成分太多,而科学依据不足,确实不能认为能起科普作用。也许,目前没必要空对空地争论这个问题,最当务之急的是加强创作,把优秀的科幻作品奉献给读者。
总之,我对科幻的理解是,其中的幻想应该有一些科学的依据。科幻小说不是武侠小说,也不是神怪小说。科幻小说应该少一些荒诞不经、胡编乱造的东西。我希望让孩子们读过科幻作品后,增加一些科技知识,了解一点发展前沿,哪怕只获得了几个概念或名词。我的作品会尽量少写些太离谱的内容,比如在银河系外与外星人战斗等等,这些有点接近神怪小说的内容给孩子们的帮助并不大。最好是能从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寻找题材,这样作品能有更多的真实感和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