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到问题很荒唐,就要求他说清缘由。
缘由是这样的:1999年上半年,我的这位朋友曾参与接待过一个某研究会访美团。该团有位叫章仲华的成员,多次在多个地点、多种场合被以“太炎先生后裔”的身份向美国朋友作介绍,章仲华本人也未予否认,因此受到美国朋友的格外尊重。后裔者,后代子孙也。那位朋友是研究章黄学派的专家,他说他从未听说过太炎先生有这么个“后代子孙”。在一次学者的小聚会上,他提出自己的怀疑,一位学者戏言道:“说不定太炎有过外室,现在‘解密’了。”我那朋友,书呆子一个,居然把戏言当了真。于是,问题就提到我这里来了。我原以为这类捕风捉影的流言,是不值得理睬的。后又一想,太炎为“有学问的革命家”,其道德文章的影响早已跨国跨代,不找出澄清的依据,听凭蜚语亵渎,是有损前贤令誉的。
今年春天,我搞了一次“私访”,“打听”的结果如下:
1、太炎先生青年时代奉父母之命纳一侧室(早逝),庶出3女,先生用古文取名曰?(古篱字)、?(古展字)、?(音辍,联义)。先生被袁世凯囚禁北京时,?随侍,愤而自杀殉节。三女各嫁龚姓、朱姓和关姓,其后人皆从父姓。中年未婚的太炎很新潮,曾在报纸上刊发征婚公告,1913年,经辛亥元老张通典介绍,与汤国梨太夫人相识,是年6月15日,假上海哈同花园举行婚礼,蔡元培为之证婚,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革命领袖均与会庆贺。汤太夫人生二子,长曰导,次曰奇。章奇1948年留学美国,后一直生活在美国,现已年近八旬,并未婚娶,独身无后。章导生三男二女,曰念祖、念辉(女)、念驰、念靖(女)、念翔。导于90年代初去世,他的子女及孙辈如今均生活在上海苏州一带,包括襁褓中的孩子,无一名叫“仲华”者。太炎先生律己极严,人品极高,与汤太夫人志同道合,伉俪情深,从不涉足花酒风月,也绝无外室类事。这一切均有太炎孙辈及多年前立雪章门的徐复教授等严正证实。因此,可以断言,章仲华这位“后裔”与太炎先生是没有血缘关系的。
2、虽然辞书上释“后裔”为“子孙后代”,但国人用起来比较宽泛,常常包括叔伯兄弟的后代。另据太炎长孙章念祖回忆,他去北京开会时,曾在公众场合与章仲华有过接触,章仲华开口闭口称念祖为“叔叔”,还说了些“太炎先生是我们章家的光荣”之类的话,这是要使在场的人得到什么印象,就不得而知了,但却弄得念祖莫名其妙。那么,这位章仲华是否可能是太炎先生的堂房亲属之后即章念祖堂兄弟之子呢?于是,我查了余杭章氏家谱。过去搞阶级斗争查三代,我这次查了六代,是非常仔细的。据家谱记载,太炎的祖父有5位兄弟,其中1人无子,1人传一代而斩,1人传两代而绝,1人传三代而亡,仅1人传至导、奇辈有一名绍武者(1868-1918),绍武有一嗣子,名嗣宗,后不知去向。太炎祖父生4子,其中3人皆无后,仅太炎父亲章氵睿生炳麟(太炎)、炳业、炳森3兄弟。而在太炎兄弟3人中,炳森无后,炳业生2子,曰颐年、恒年;恒年出嗣于炳森,生1子名慰祖,已故无子嗣;颐年生子2人,名希博(现在北京)和希知(现在上海)。这就是说,太炎先生仅存的近堂和远房“后裔”只有希博和希知2人。而“二希”的后人中也没有叫章仲华的。这一切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章仲华与余杭章氏家族也毫无关系。
3、那么,章仲华究竟从何而来呢?笔者从北京“打听”到了章仲华父亲的名字。大家知道,大家族的成员起名字是要避祖、父之讳的。章父的名字中居然用了章炳麟的“炳”字,凭此一端就足以证明这位“后裔”与太炎无关了。而且,章父是安徽人氏,而余杭章家世代以来又没有流寓安徽的,虽同为章姓,实非同宗同族亦可知矣。奇怪的是,这位章父非但有个“太炎的后裔”的儿子,还有个“太炎后人”的女儿。这位女儿曾供职于一个群众团体的中央级机关,因表现欠佳,单位拟予“清退”,其时,该单位接到了这位女儿的“家属”的一封来信,信中明确地指责该单位不该用这种态度和方法来对待辛亥革命先贤的后人,从而使该单位领导怕影响了统战政策而深为不安、左右为难。但这恰是“假后人”难得的一次自我介绍,而且留下了文字授人以柄,可谓失算了。
造成这种怪现象的原因是很微妙的。章父退休前是一名国家机关干部,京城也传说他是“太炎后裔”,他似也从未加以解释、澄清和否认。他结识了许多辛亥先贤真后人,在一些公众场合,他会向人们介绍:我们这些都是辛亥先贤后人,这位是黄兴之子,那位是××的后代,……那么他自己是谁也就不言而喻了。不知怎么搞的,这些真后人也够天真的,从来不问一个“他是谁”,反而稀里糊涂地都以为章父是太炎之后。例如黄兴幼公子在长时间内就以为他是“太炎的后人”,张继的女公子和李根源的公子也一直以为他是太炎家的“亲属”。大约是“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认识逻辑的作用吧,章仲华的同事中,有黄兴的孙女、蔡元培的曾孙等名门之后,他们也都以为章仲华是太炎后裔而不疑。有一个人曾怀疑过,这就是章念祖的表兄沈学斌。他原听说章仲华是太炎家的后人,及至与章仲华谈及太炎家事时,发现他支支吾吾,一无所知(但也不明确否认他是太炎后人),沈学斌才产生了怀疑,然而出于礼貌,也不便深究。而当这位“后裔”飘洋过海、载誉归来后,又产生了“出口转内销”的奇特效应,于是太炎先生就多了一个“外室”之谜和3个可爱的“后裔”了!
中国素有讲究门第、崇拜血统的传统。名人之后,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子孙是很受到社会尊重的,其身份的含金量也远比常人为高。特别是在京城里混的人,扯上个八杆子也够不着的显要做“老爷子”,干什么事都顺顺当当,甚至能升官发财。因而,就出了一种以攀龙附凤、招摇撞骗为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有的很高明,他们摸透了社会心理,常常在不动声色中利用口口相传的不可捉摸性营造一种集体“误读”的氛围,而在“误读”中形成了假中有真、真中掺假、以假乱真、弄假成真的后果,于是丰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就源源而来了。前些年,章父自称他一力着手筹建了一个研究会,担任秘书长,研究会的登记地址就是他的居所。当然研究会如能做些实事亦是好事。参加这个研究会的,就有好几位辛亥先贤的真后裔。也正是这些真后裔成了招牌和旗帜,才出现了对章父的“误读”。最近还听说,章父又当上了章黄学术研究会的顾问,竟然也搞起学术“研究”来了。在今天,靠做假捞些个人名利,还算不上什么大事。问题在于,这类骗局不仅会玷辱先贤令誉,而且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当海外人士知道了一个什么“后裔”是个假货,他们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呢?这难道不值得重视吗?
据我所知,章太炎的真后裔们自处是十分严格的。他们力求走出太炎的光环,凭自己的劳作立足社会。对此我深表钦佩,曾撰小文《我有自己的名字》发表于1999年11月24日《中华读书报》上。没想到,真的隐于野,假的却彰于朝!我不得不又撰此小文,一来为答复友人请托,以正视听,维护太炎令誉;二是提醒人们谨防假冒,如今不仅假货盛行,而且假人流行,而假人的流行又是假货盛行的根源;三是正告假后裔们,世人是不那么好欺骗的,伪装终会被剥去的。我还想说一句,如果国人不那么重门第、重血统,不那么搞名人崇拜,此类骗局怕是难以得逞的吧?
真巧,太炎夫人姓汤,我也姓汤。因而我得郑重声明:我汤非她汤,我与汤太夫人绝无血缘关系,决不是她的“后裔”。我的一切言行都与她无关,因而也与章家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