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打倒文言文,从此进入了现代社会,功不可没,这是因为传统文化发育得过于成熟,已经成为阻碍华夏文化继续前进的障碍,但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传统文化在被打倒之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是将传统永远地打倒吗?还是应该在前行的道路上捡回古典的魅力?传统在被否定之后,作为华夏民族,我们还拥有什么?现在的文章,不要说孩子们的了,就是成人的,作家的,记者的,又有多少文章好看?不要说我们再也没有了《红楼梦》式的传世之作,就是鲁迅、胡适那些五四的健将们的作品,我们也难于见到了。鲁迅们在古典的海水中浸泡,自然有资格抖干身上的水滴,然后说,我们要做大海的叛逆!而在他们的作品中,却是饱含着古典的营养的。只有我们富有什么,我们才有资格反对什么、蔑视什么。就是有所担心的教授们,不是也同样在少年时代就足足地吮吸了传统文化那营养丰富的乳汁了吗?为什么自己得到的营养,反而不让孩子们去得到。当年鲁迅疾呼,救救孩子!是有感于传统礼教的压迫,而现在,我也要喊,救救孩子,是有感于孩子们传统文化营养的贫乏。
学习传统文化,并不是一定就要提倡写作文言文,当然,也不应该反对写作文言文或是古典之后的融合现代意识的半文言文。写不写文言文,都是一种自然的事情。时代发展到鲁迅的时代,就应该反对文言文;发展到向古典回归的时代,向文言的学习,也自然是水到渠成,成为新的风尚。这不是导向可以导得的,也不是强迫的。作家刘震云就曾对笔者说,他现在主要学习英文和古文,还有我的朋友伍立杨也喜欢用文言文写作,常常数百字就成文章,此外,我也注意到今年有百万的孩子们要参加阅读古典经书。这是和当年五四运动打倒传统同样让人可喜的事情。历史:总是在回归中前进。
所以,我认为,与其让孩子们从小学习一些不是经典的教材,何不让孩子们从小就多多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的经典篇章,也让他们浸泡在传统文化的海水中,多多地享受一些经典的美文,长大之后,也好有资格做教授,然后也就有资格说:重归古典或是——打倒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