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种感觉:觉得现在的大学里的一些个人文类学科的教授们过得太舒服了!这是我和那些教授们接触后留下的一个印象,尤其是那些还算年轻但已名声在外的教授们。他们的身体有的已经发福,有的住上了渴求已久的宽敞的房子,但思想却有一种迟滞的走向。我要说,你们过得太舒服了!我要说现在的大学里之所以不能不断地涌现出新的东西,创造性的视角,部分原因和你们很舒服的生活相关。
下面的说法不算新鲜:创造性的思想往往和舒服的生活相互发生抵触。思想的背景更多的和痛苦、紧张、命运的起落相连。思想者需要适度地压抑感官,从而给心灵留下较大的空间。肉体的松弛与舒畅会压迫心灵的想象与自由。极端些说:对于思想而言,饥饿比饱暖更重要。
没有打饱嗝的思想家。
人们普遍有种感觉:现在的大学里没有真正的思想。
就我个人来说,我宁愿相信那些死囚犯们临终的忏悔之言,而不相信某大学哲学系或中文系的所谓“成果”。宁愿相信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一起真实的欲望与感应,而不相信一些所谓伦理学家们的莫名其妙的推理。一句话,我更偏重相信那些包含着真实的生存境遇的感受与思考,而不相信住着几室几厅里的那些教授们的归纳与总结。
我的说法可能有些感情化。但大学的现状难道不令人担忧吗?现在的大学校园里,你还能看到多少精辟之论?还能经常听到充满智慧的闪光的言论吗?还能看到他们对生命的奇迹式的发现吗?还能经常看到精微而又深刻的观察吗?还能看到想象力的飞升……飞向真实飞向圆满飞向美飞向纯粹飞向永恒……还能经常看到吗?
到处都是说教与摹仿,到处都是愚钝的老生常谈,所谓的学问几近于僵尸,几乎可以用几套公式就能将其概括出来,然后再添加一些佐料,收集收集其他人的说法,于是乎一篇学术论文或专著就出来了,是可在评职称时派上用场。
里面还有多少独特而深刻的思考?还有你的生命的真实经验吗?从里面我们怎么就感受不到你的眼光你的心灵之中那高于常人的体验。好像你们没有流过血,没有挨过饿,没有占有过女人,没有愤怒过,没有光着肩膀在烈日下暴晒,没有淋过雨,没有看到过那些濒死之人临终前的挣扎,等等等等。
如果你们没有遗忘这些,那么你们的书为什么就不能写得更坚实些,更有种扑面而来的智慧与生活之气息。
先生们,你们或许该受些感官之苦,真不该过得那么舒服。在苦中,在“不平则鸣”中,你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你们的那些学问,或许会有些新的观察事情的视点,或许会有些独特之感悟。这样你们就会避免一种错误:自高自大,而实际上却是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