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穷”怕了吗?

2001-10-1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那一天,观看了艺谋先生的影片《我的父亲母亲》后,听到了许多的议论,颇引人注意。

一位说:“张艺谋的片子之所以获奖,就是因为他渲染我们国家的贫穷,国外的人就喜欢看我们的穷劲”。

又有一个声音传来,好莱坞的人也是这么说的,云云。

很多的声音都随之附和着……

我不敢苟同这样的观点,也不知好莱坞的那位先生处于什么样的用心。但从艺术观赏的角度看,片子是否获奖首先不在于宣扬丰润的物质生活或贫瘠,而是取决于片中反映的主题,这才是关键。艺谋先生的片子,大都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的中国大地为背景,反映勤劳的中国人民对正义、和平、幸福、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样的主旨不单单是中国人民的追求,也是全人类所共同向往的。从艺术表现手法看,艺谋先生注重把握深与浅的统一。把主题用平淡真实的故事,进行艺术写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深入浅出”,就好像一桌丰盛的宴餐,都知道最后那碗汤最有味道,也许很多人等不到那时就退场了。注重情感的升华是艺谋先生影片的另一大特点,朴实的言谈、表白,有时就几句话、几个字,听似平常,细细品味起来,却芬芳无限。

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主人公招娣为追求爱情的那种不畏惧封建传统的执著,创三合屯自由恋爱之先河,反映的是中国妇女解放的事实;她对“先生”读书声、潇洒容貌的仰慕,反映了她对文明强烈的憧憬和向往,暗示了新一代中国青年对文化知识的渴望,而骆先生扎根偏远农村致力教学四十年,默默奉献,这种甘为人梯的“红烛精神”不正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吗?影片《秋菊打官司》中的主人公秋菊,铁了心似的,整天跑城里,为自己的男人讨“说法”,多少人包括自己的男人都劝说她算了,但她还是用行动捍卫了自己的权利,讨回了“说法”。这反映的是中国普通老百姓民主意识、权力意识的萌芽与觉醒,是对传统文化“和为贵”的辛辣的挑战,这种意识不正是我们今天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反腐”中需要的魄力与勇气吗?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的确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依然有相当大的距离,我们依然贫穷,这个事实为什么我们不愿承认呢,是“穷”怕了吗?诚然,对于物质上的匮乏我们从不畏惧,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从贫穷中走来的,何况我们目前也

并不富有。然而,精神上的贫穷才是最可怕的,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文化品味,也就失去了发展的机会,无论物质上多么富有,都注定要没落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打肿脸充胖子,如果我们今天还抱着这句话不放的话,我们将一事无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