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初一开学,刚过了春节的时候,有一天,小铁和我、他妈妈约好中午12点半整在东单路口西面的中国书店门前碰头。他是算好了时间的,12点放学,有半个小时肯定能从学校到东单的。
春节的时候,他有了一点压岁钱垫底,逛书店时气粗了好多。放学之后或星期天一个人或约上同学去逛书店,是他常常的节目。一路从学校出发,花市书店、东单路口的中国书店、灯市口的旧书店、隆福寺的旧书店……一路风光看不尽,总会有踏花归来马蹄香般的收获。就在上个星期天,他和同学来到东单的中国书店,看到了一套三大本《二十六史大词典》,非常喜欢,兜里有三百多块压岁钱,买这套书正好还有点儿富裕,便将售货员叫了过来拿了这厚厚一套书,刚要掏钱,同学悄悄拽了一下他的胳膊说:“290元呢,太贵了吧?……”便没买,怕回家挨说。
回到家,想想那套《二十六史大词典》,心里还是痒痒,忍不住对我说起这套书。看孩子想买书,又不是买别的,所有的家长都会高兴、支持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说家长什么都行,家长就是这样愿意看见孩子读书。我和所有家长是一样的心思,便对他说:“哪天咱们一起去买吧,用不着花你的压岁钱。”他当然高兴,立刻约好了这一天的中午12点半。
12点半整,一辆黄色的“面的”驶来,正好在我们面前的马路牙子前戛然停住,没想到拉开车门跳下来的正是小铁。这让我真是奇怪,他既没有骑自行车,也没有坐公共汽车,偏偏要“打的”而来,太奢侈了吧?我有些生气。那一年,“面的”刚刚兴起不久,有这样的民谣流传:逛“燕莎”,打“面的”,吃“肯德基”,是北京的三大时尚。这孩子也太追逐时尚了吧?从他们学校到东单撑死了也就两三公里,这样短的距离,也非要花10元钱“打的”过过瘾摆摆派头吗?
况且,这是他第一次自己一个人“打的”,以前要是“打的”也是跟着我们大人,现在刚刚上中学就翅膀硬了怎么着?就敢一个人说“打的”就“打的”了?这样的大少爷习惯要是养成了将来还了得?
当家长的就是一事当前考虑得长远,立刻能将问题上纲上线严重化起来。望着小铁一步步向我们走来,黄色的“面的”远去的影子,我的气先不打一处来。
都说知子莫如父,其实也可以说,知父莫如子,小铁早料到我会这样的,先笑了起来说:“您先别着急,今天中午老师压堂,下课晚了,我怕到车棚取自行车耽误时间,那样肯定就得晚,12点半到不了啦,就赶紧打了一辆面的……”
他妈妈说:“你可真是的,12点半到不了,晚点儿就晚点儿呗,怕什么,还非得打的?”
我拦住了他妈妈的话头。虽然,她说的都是我想要说的。但是,孩子毕竟是事出有因才“打的”的,这“因”就是别误了时间,怎么说也是难得。现在还有多少孩子把时间当回事?尤其又是和父母约会,让父母等会儿会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吗?
我想起了小铁在小学时读过的一篇课文,是前苏联的作家卡莱耶夫写的《诺言》,讲的一个小孩在公园里和伙伴们玩军事游戏,他是一名上尉还是少尉,负责守卫。天都黑了,公园都要关门了,这个小孩还守卫在那里,而其他孩子包括他的长官都早回家了,把他忘在这里了。公园的管理员让他也回家,他就是不回家,说是有诺言在先,没有长官的命令他不能离开这里。管理员没办法,只好跑出公园,在大马路上找到一位少校还是上校来到公园里,真正的军官向这个孩子敬了一个军礼说:“少尉同志,你的守卫任务已经完成了,你可以下岗回家了。”这个孩子回了一个军礼,才离开了漆黑一片的公园。
这篇课文,在我上学时也读过。小铁很感兴趣也很感动于这篇课文。
其实,这只是一个游戏。
现在,谁还在乎一个游戏中的诺言?就是生活中真正的诺言又如何?
一个小男孩,对自己说出的话,就是要一言九鼎,就是要如泼出去的水钉在天上的星。
一个小男孩,就是要信守自己的诺言。
我很高兴小铁对诺言的态度。
我们买回了那套《二十六史大词典》。那套书和诺言伴随他一起度过了天真却也认真的少年。(摘自《吹着口哨走过来———雕刻时光》,肖复兴与肖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