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匆匆打量经典印象

2001-10-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孙昌建 我有话说

“经典印象”书系,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当下至少有这样一种情况是有利于经典阅读的,或者说有利于名著的普及。前阵子有关今年高考作文“诚信”的争论,某篇优秀作文究竟是不是或借鉴或模仿或抄袭了另一篇更“优秀”的范文?我之所以将后面的优秀打上了引号,实在是出于一种本能的怀疑。如果说早两年“新概念作文”是对应试作文模式的一种反击,那么今年由“诚信”所透露出来的一个信息是,学生多读点范文总是有好处的。于是家长满书城地寻寻觅觅,他们不知道如何给孩子进补。虽然知道长期地喝牛奶是有好处的,但总想找到一步登天的火箭推进器。匆匆打量经典印象,它应该是9月中旬昆明书市的一个亮点。

浙江文艺出版社选择了新学年开学的时机,适时地推出了“经典印象”书系,据说第一批就要出50本,其中第一辑多为经典的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家中既有像托尔斯泰这样的老牌,也有马尔克斯这种还健在的名角,这差不多就把19、20世纪这两百年中的外国名家都一网打尽了。浙江文艺社以前出过诺贝尔文学奖丛书,其中一套礼品装的十本,才卖198元,现在在杭州的打折书店里100元就能搞定了。据出版社的人介绍说,外国文学翻译丛书类的,以前也是浙江文艺社的强项,只是后来差不多成了译林出版社和漓江出版社的天下,甚至像云南这样的,也在现当代拉美文学上红过一把,他们出的拉美作家谈创作,一度很受圈内人的注目。现在浙江文艺社把目光盯在外国文学的经典短篇上,有一点打算重振雄风的味道了。虽然短篇在一个经典作家的创作中,也只能算是二类资源。毕竟,长篇才是作家的一类资源。虽然也有的作家以写短篇为主。

当然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经典?由谁说了算?因为经典这样的词,就像“品位”这种词一样,一不小心就有用滥的可能。我们知道,按照一般的传统,德高望重的学者和作家总有给后生开书目的习惯。而文学史上盖棺论定的,大约也可算是经典作家了,虽然也总有人说要重写文学史,但那也只不过是几个人的位子问题,不可能改变整个文学史的流向,何况外国文学史,现在还没有人太敢说要去重写它。前几年,作为一种包装促销上的策略,就有出版社推出像余华、莫言等当下中国当红作家推荐的短篇精选,因为这么一来便有了谈资和借鉴上的价值,说穿了,名家模仿名家,隔着时空的模仿,不影响各自的成就。对写作者来说,可怕的不是模仿,而是没有榜样。而对单纯的阅读者来说,只要是好东西,也就不管你对经典是何种解释了。浙江文艺社的标准是,以人取书如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像马尔克斯和劳伦斯的短篇等,或者是以书取人像施笃姆(史托姆)的《梦茵湖》,这是影响了沈从文《边城》的名作,或者是开发小说作家的附加值,比如像劳伦斯写性爱成了名,于是他的那些散文也相应有人关心了。还有就是些“翻案”作家,像苏联时期的作家皮利尼亚克的《红木》等,以前闻所未闻,据说这位作家是在苏联的非常时期被剥夺了生命的。

我们常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但经典的作家作品似乎能穿越时空而达到它永远的高度。60年代生人可能会津津乐道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阅读解禁名著的快感,而新新人类即使在中学里听说过一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皮毛,但还是会以为卡夫卡和村上春树都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我不敢说这个社会一定有着某种怀旧和重读经典的氛围,但是经典的阅读,就像我们应该在衣柜里备着一两套能穿得出去的西装一样,这是有关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问题。

匆匆打量经典印象,觉得它的特色很明显,重短篇、成系列、打品牌、低价位(11元钱一本)。每本书前面五百字的“编辑手记”,据说大多是出自作家、评论家也是编辑家李庆西之手。他和其弟李杭育都是80年代寻根文学的始作俑者。作为这套书的主要策划者,他所写的编辑手记更像是一种阅读的指示路标,写得不掉书袋。与其他“文库”“书系”类图书相比,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大气而又精致,其中又有流行的可供玩味的细节。据说为此夏季风先生三易其稿,封面上的原子章和书脊上的编号,既是一种版面构成的元素,同时又方便了读者的购买和收藏,这很像海外的图书。当然就目前已出版的书目来看,某些经典名篇未免显得“陈旧”了些,而像格林、索尔·贝娄、麦卡勒斯、纳博科夫、博尔赫斯和胡安·鲁尔福等当代的名家等,都还要过几个月才能出齐,这是值得期待的事。有的时候,重读经典,意味着我们的贫乏,意味着我们到老都还接近不了这样的经典。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