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它回顾的独特主题:中国人文。百年巨变,行业万千,值得总结的东西难以数计,实际出现的总结文字也方面甚多。而本书编者则以自己的独特睿智和情怀,一眼瞄定了极为重要的中国人文这一主题。人文关怀,是中国士人的一个悠久传统。西方崇神,中国崇圣,而中国圣人的最大特征,便是他们对社会人文的极大关切。也许正是由于这点,使他们对科学的重要性相对地认识不够,在我国经历了长期的兴盛发达之后,终于出现了近代的落伍。“五四”以来,人们向西方学习,使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新时期以来,对科学的强调更加突出。但仔细分析,社会上却始终没有摒弃某些相对轻视社会人文的另一种倾向。这对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将十分不利。所以在书的序言中我们看到了编者这样的表述:“处于世纪之交的我国,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物质生产方面的距离,科技兴国的思想正在被大力地强调着,对于振兴中华来说,这自然是十分必要的。但应该切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社会健康发展之两翼,缺一不可。借鉴以往之历史,努力避免上世纪曾在西方出现过的人文主义思潮与科学主义思潮的严重分裂与对立及其给人们精神上带来的深深的伤害,未雨绸缪,使我国在未来的岁月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能协调发展,并行不悖,共同推动社会的繁荣和昌盛,不因科学文化的发展导致人文文化的偏枯,提出这一点未必是多余的。”编者先天下之忧而忧,从宏观角度强调了人文精神在我国的未来发展中的极重要的地位,颇有世纪警钟的意味。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回望百年人文的特殊视角:问题论争。矛盾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方面。政治领域有斗争,军事领域有战争,经济领域有竞争,人文领域则有论争。重大论争,是时代矛盾的集中体现,是时代文化的精神聚焦。在论争之中,可以突出看到时代的形势与潮流: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传统习惯的巨大障碍,守旧人物的抗拒心态、文化精英的开拓风采。斗争最令人紧张,也最令人神往。本书由论争入手,符合社会大众的阅读心理,容易引人入胜。在具体操作上,编者以大约每20年为一卷,把世纪历史分为五卷进行回读。然后经过筛选,在每个20年中挑出少则9个、多则12个影响最深最大的论争问题作为代表。这种对问题的挑选与把握看似简单,其实却体现着编者对百年历史的广阔视界与深刻理解。百年之中,曾经发生过多少争论,内容如何,本身就是一个大课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纵横比较、妥善弃取,如非高屋建瓴、慧眼独具,是很难胜任的。本书作者在这方面表现了自己不凡的驾驭能力。例如,在20世纪初始的1900-1919年时段里,编者选出了进化论的广泛传播、“东西文化”问题争论、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民主与科学的倡扬、从启蒙到文学革命、新史学的兴起、新教育思潮的大兴、女权的觉醒、“打倒孔家店”、社会改造思潮高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问题与主义”之争等12个问题。而在20世纪末的1980-1999年时段里,则选出了关于人与人道主义和人的异化问题的大辩论、文艺“方法热”、关于“历史创造者”的论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思考、关于“史学危机”和史学变革的讨论、文学“本体论”和“主体论”的讨论、“人文精神”寻思、关于姓“资”姓“社”的论战、关于中国近现代史若干重大原则和是非问题的争论、新时期以来的“鲁学”、“后现代”的到来等11个问题。这样就比较准确地抓住了最能体现当时社会进程的重大问题,使读者对当时的文化发展概貌,有了一个较好的把握。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就是历史的发展。从这点说,本书可以说也是一部20世纪的中国人文大事记。从书中人们不难看到,所谓文化论争,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变得不再是通常所理解的那种样子,不再是不同思想观点的自由争论,而变成了一种只许一方开口、不许对方反驳的“大批判”,这对于一方独霸舆论、扩大声威是有利的;但对格物致知、寻求真理,却是不利的。这种不似论争的“论争”,却同样给了社会以极为深刻的影响。这样的文化现象是由一定的政治局面所造成,但它反转来又成为固化这种政治局面的一种动因。政治与文化由此而同时出现倒退与扭曲。这是一种双重的悲剧,政治家与文化人都应从中得出自己有益的教训。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是它进行文化回读的特殊方式:本文呈现与理性综述的有机结合。现在我们看到的回顾文章,大多都是由当代学人自己出面进行总结。其优点是总结者把史实和观点直接说给大家,其中往往有自己的独到之见,给人以某种启发;其缺点则是历史的面貌因作者的选择而变得较为朦胧和粗疏,不能使人看到它更为生动、更为丰满的原生状态。而本书的办法则是将论争的参加者及其所写的文字,以其当时的本来面目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于是今天的读者也就可以用自己的眼睛,重新阅读当时的文本,因而会使读者感到特别的真切和真实。读者将运用自己的脑子,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结论可能与过去和今天的一些流行观点相同,也可能与它们不同。而不论同与不同,都会因为它经过了读者的自身体验和思考,而避免容易出现的抽象、空洞的缺点,让人感到结论的真确与可靠。这一工作的难度是在资料的搜集,百年之中的文献资料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有关的文章散见于各处,需要多方求索,其中有些资料因年代久远已极难寻觅。资料搜齐、选定后的另一工程,是理性的审视与梳理。其结晶便是书中的“综述”一项。这种综述通常也称为“导读”,其中体现着编者对该争论问题的个人阐释与评价,它与选目一样属于学术研究的范围。这项工作的进行,既要扣紧书中的选目,又要跳出选目的圈子,放眼更广的空间。既要了解学界历来的评论,又要提出编者自己的看法,体现出独立的思考。与一般回顾文章的一大不同,是编者论说与论争原文的两相对照,既避免了空泛,又可以使读者易于验证。在进行理性述说时,编者持了一种比较谨慎的态度。对于一些比较明确的文化贡献,编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礼赞;而对于大多数的问题,则偏于背景叙述、情况介绍、要点提示等,留有较多的思考余地,以期让读者可以由此继续深入探讨。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种综述文字,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它是一种行进路标,重在引导;对于专家学人来说,它是一家之言,重在启发。
除上述诸项之外,本书还有不少其他优点值得称道。例如,各卷选文尽量配以“作者介绍”(当卷首次出现时),这对于读者解读原文,是非常有利的。再如,书中所收之文,于原文作者与文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及提法、评价等,虽时过境迁,亦悉仍其旧,这对于保存历史真实和时代风貌来说,无疑也是恰当的做法。
以上诸点决定了本书在卷帙上的宏大规模。全书约450万字,有如一座历史的长廊,里面陈列博富,解说精详,可以说是集史料性、学术性、工具性于一身。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一部特殊样式的20世纪中国人文发展史和学术史。
鉴往可以知来,温故可以知新。能读到一部这样的优秀著作,确实令人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