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图书业市场,目前正处于一个整体性的转型时期。在计划经济时代,出版社习惯于在指令性的管理体制下计划和安排图书出版,因此,各出版社之间不存在激烈的竞争,所以,图书出版也往往是按部就班,各家出版社的图书大多是白纸黑字,开本样式也大多为大32开、小32开,即使当时也有一些出版社在其图书开本、印制风格方面不落俗套,有所创新,也往往被视为“怪异”而被冷落。总之,在转入市场经济运营体制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图书业市场虽然已开始逐渐发生变化,但仍在不同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受旧体制框架的束缚(或不能彻底摆脱其习惯势力的影响)。因此,直到今天,在出版社之间已开始出现明显的差别,凡是改革或改制快的出版机构,在当今图书市场上就显得活跃和主动,反之就显得呆滞和被动,但不管怎么说,在当今这种图书市场条件下(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转型的阶段),对于出版社来说,至关重要的仍是图书的选题。一个好的出版社,要能在竞争汹涌激烈的图书市场上站稳脚跟、迅速发展,必须要有好的选题,这种选题不是一两个,而是几十个、上百个甚至更多更多,这些选题一旦成书出版,即为广大读者喜爱和青睐,这些书不但是畅销的,而且最好应该是长销的(或者说起码也得有一个相对长的有效周期)。这里就涉及到如何使每一个图书选题打造成为一种优秀的图书品牌。任何一个出版机构,如果要想使其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成长后劲,就必须实施品牌战略或精品战略,在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中,说到底是品牌分割市场,品牌是出版社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品牌是一个出版社的特征、象征和标志,实施精品战略,可使出版社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一个没有精品意识的出版机构,就不可能产生大批量的精品图书,而一个没有大批量的(或相当数量的)精品图书作为其基础的出版社,很难想象它能在图书市场的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样,更难想象一个没有品牌图书的出版社能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然,在出版工作的具体实施中,出版社不可能做到它所出版的每本书都是精品或名品,但在出版者来说,应该有把每本书都当作精品来打造的意识。我们所说的精品,不光是内容好就行,或者说,装帧精美、材质好就行。我们所说的精品应该是图书内容和图书形式的高质量统一。毋庸讳言,在当今读者的消费观念中,一部图书如果光有好的内容而材质、装帧等方面有欠缺,那它一定会制约或削弱读者的欣赏和购买的欲望。同样,一本拥有精制豪华装饰的图书,如果其内容空泛,或不能给人提供真正的知识,同样也不会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当今的读者消费群,其消费心理已经日趋成熟,因为,他们已经很有鉴别力了。尤其是在当今图书品种空前增多,图书精品灿若繁星的情况下,读者自然要书比三家而后择之。因此,作为出版人,我们一定要本着对读者高度负责和诚实无欺的精神,老老实实地、实实在在地打造精品,以此奉献给读者。不但如此,同时一定要低价位,而且是精品低价位。在这一方面,我们商务国际做了一些尝试。我们的《汉英双解新华字典》就是迄今国内图书业中精品低价位的典型范例,全书31.15印张,定价只有26元,平均每个印张只有0.82元,而它用的是与《新华字典》完全一样的字典纸,连国内的许多印制专家对这样低的价位都难以置信,甚至于惊叹,而我们却实实在在地做到了。继去年的《汉英双解新华字典》精品低价位战略实施后,最近我们商务国际又隆重推出了全彩版《小学生字典》和《学生英汉详解词典》两部精品辞书,前者12.6印张,定价19.80元,平均每印张1.57元,后者23印张,定价29.80元,每印张仅1.29元,全彩的印张,其定价比一般的黑白印张还要低廉。当然,这样的低价位的确是很有风险的,但我们历来认为,风险和机遇是并存的,低价位会带来广泛意义上的销售,而广泛的销售也会在薄利的意义上,为出版社赢得经济效益。这就是薄利多销的辩证法。当然,在实施这种“精品低价位”的战略的同时,我们也做了许多尽可能多地压低成本等工作。要知道,压低成本的工作是很艰苦的,其中也包括向管理要效益,如精简机构,减员增效等等。总之,参与图书市场竞争,是出版社全方位都得动员的配套工程,我们相信,只要积极进取,努力开拓,努力创造或创新,我们的图书出版事业会更加兴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