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马格里特作于1939年 |
兼顾研究与普及的科学美学丛书“大美译丛”第一辑中的《生命的曲线》、《美与科学革命》在去年出版,近来,此译丛中的另外两种图书《艺术与物理学》和《心灵的标符》又相继出版,第五种译作《天体的音乐》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那么,在这两本书中力图沟通的双方———艺术家和科学家各自会怎么看呢?他们会怎么看待对面的陌生领域,又会怎么看待这种科学人文的交汇呢?本期,我们首先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技术处包林教授、北京大学物理系原系主任赵凯华教授和这套丛书的主编清华大学刘兵教授分别介绍他们对《艺术与物理学》一书和艺术与物理学之关系的见解,随后,我们将再邀请音乐和数学方面的有关专家结合《心灵的标符》一书对音乐与数学的关系进行探讨。
刘兵:像科学与艺术、艺术与物理学这样的话题,很多科学大家都有所讨论,比如杨振宁的文章“美与物理”等等。但科学家们更多地是从物理的角度谈自己的体会,以自身的感受和经验从物理学理论的发展去讲美在科学理论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同样,艺术家们也经常感到科学对他们对艺术的创作和理解有影响。《艺术与物理学》这本书的作者,则是力图站在中立的立场,同时关注这两者。
包林:书中精彩的部分是从爱因斯坦的观念到现代绘画流派的描述,就是现代艺术和近代物理学这一块儿。我比较喜欢的就是,书中通过艺术和物理学对前人的一些纯科学研究,也就是古典科学进行了一种批判,同时这种批判也表现在对新一轮的物理学理论的探索之中,体现在艺术样式的表现之中。
赵凯华: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本书确实是我看到过的第一本很认真地从整个人类文化历史做了非常仔细的考察,研究艺术和物理学的关系的书。
包林:现代科学的新理论越来越多地强调这样一点,即很多事情之间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互为因果。任何事物不会是由一个原因导致的结果,而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而这个结果又是导致其他事物的原因。所以它是一个系统的关系。这种情况就迫使人们在观察、看待事物时不是按照笛卡儿、牛顿的方式,从一个点去看,而是从全局思考问题。同样,反映在我们艺术里面,就是所有作品的表达视点都不是单一的,像我们平时看到的塞尚、毕加索、莫奈的作品就是这样。由各个不同的视点去看待一个事物时,我的视点虽然是唯一的,但我的观察不会因为我在这一点只看到这个图象就表达这个图象,而是我把在不同角度看到的都表现出来。我们觉得这样的图象是摆脱了传统的因果论,摆脱了传统的科学、艺术思维模式后,形成的新图象。
以前的传统必然是成角透视下去临摹它,而现代的,则是把经过我的思维形成的特定的观察方法嵌入到新的物体上,采取新的表现形式。我对这个事物的观察方法不一样了,感觉不一样了,观察到的东西必然不一样。像书中有一幅名为《温室》的画(见本版右下角图)就很有意思:一般情况下,我还是只能看见你的正面而根本看不见你的后脑勺;如果我把你的后脑勺翻过来(即在画面上同时看到人的面孔和后脑),就给人一种奇异的感觉。实际上,这种表达是借助了爱因斯坦的时空绵延观念。
艺术的革新能在物理学上找到根据,也可能在科学技术或者其他领域找到根据。现在物理已经不是研究我们能看到的东西,而是在研究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小到粒子,还有纳米,这些都是我们看不见的,但他们都存在。假设有艺术家把中子等物质表现出来的时候,可能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就出来了。
刘兵:请注意这个书名,原文书名副标题跟中译本略有一点儿差异。中译本的副标题叫“时空和光的艺术观与物理观”。原文副标题,严格地译应是“关于时间、空间和光的一种平行的观点”。也就是说,在书中,物理学和艺术是作为两条平行线,两个平行的脉络的发展。作者要探讨的是,在这样一种平行的发展中,它们有些什么共性,有些什么个性,有些什么关联,有些什么相互作用。时间、空间和光,这几个概念确实是物理学中非常核心的东西。
赵凯华:对于后面的部分,即关于近代的物理学和现代的艺术的部分,我的感觉就不太一样了。应该说现代艺术我是不懂的,我是无法欣赏的。看了之后不知道画的是什么东西。也引不起我的美感,我就不感兴趣,即使是别人说的多有名的大画家。在这方面,我是“艺盲”。古典的艺术不是说我就懂多少,但至少它让我还愿意看。现代的艺术,举例说,毕加索的画,我看了半天,一点也不喜欢。我最近还到毕加索在巴塞罗纳的纪念馆去参观过,花了一个下午看展览,但对他后期的艺术,完全不能欣赏,一点儿都不懂他为什么要这么画。我自己对现代的艺术不能理解,所以我对书的后半部分就有不同的理解。像“钟慢尺缩”这些东西都是非常违反通常的生活经验的,理解起来是需要想象力的。想象力无论对于艺术还是物理学都非常重要。但和艺术有一点不同是:所有这些东西,1、假如在没有实验之前,是严格的逻辑。这一点是没有任意性的,不能像艺术家那样。必须用非常严谨的逻辑和数学把你的东西表达出来,虽然结论可能很使人惊讶,但逻辑是非常严密的,让人感觉是无懈可击的。2、你所得出的结论在可能情况之下必须用实验能够证明。物理理论是经过无数实验检验全是对的。
包林:所有的科学现在离不开数学也离不开实验,实验中数据的、逻辑推理的东西是一定需要的,但我们的科学走到一定阶段以后,必须要很多灵感的东西,我如果没有这种想象力,我所有的这些实验没有任何意义。我的目标是什么,我需要证明什么东西,这是需要想象力的。需要推翻、怀疑什么或者是推翻以前的理论,所以我必须有一个目标。这是我们说的科学家的价值观。并不是说为实验而实验,而是为了要发现一个新的东西。这个就需要想象力了,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如果没有这一点,我们只能说他是一个高科技人员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了。与科学家相类似,我们说,真正的艺术家是有一种前瞻性的,或者说是需要一种想象力,也是一种不甘本分的躁动,一种否视现有样式的推陈出新的革命精神,这是艺术家需要的。否则技巧再好也是一个画匠,而并不是一个艺术家。
赵凯华:畅想是可以的,但是作为科学原理必须有严格的逻辑上的要求。而且最后的结论还要经过实际的检验或者天文的观测证明。所以近代物理虽然出现很多外行人都不懂的很难理解的东西,可是我们搞这一行的人都是很清楚的。什么是胡说,什么是真正的物理原理,这里有非常明确的界限,是有客观标准的。这是近代科学和近代艺术不一样的地方。近代物理与经典物理在这一点上是永远保持的:即任何物理原理都要反映实在。否则就不是科学。这点是科学永远要遵循的。过去我也写过一些东西,谈从科学家的角度感受科学本身的内在的美。但艺术界也许并不领会这样一种内在的、深邃的美。物理学经常反映的是物质世界非常深层次的一些规律。到了深层次,规律就变得非常和谐,非常统一,非常简洁。别看大千世界非常复杂,但深层的规律带有相当的普遍性,非常简单,我觉得美就美在这个地方。我不知道艺术家怎样看,但科学家自己是这样欣赏的。
包林:这本书实际上是一本普及性读物,是一本科普读物,不是很深的学术理论著作。它不可能给你一个可行的创作之道或者科学的研究之道。作者本人是一个外科医生,他从自己的旁观者的角度本理解物理学与艺术。物理学有哪些特点、特性,艺术又有那些特点、特性,他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居然它们还有异曲同工的地方。总的来讲,我觉得这本书值得一看。而且,特别是对于一些搞艺术的人了解科学很有帮助。它里面对科学的解释比较通俗,举的例子也比较通俗。
赵凯华:我对整个书的感觉是:首先,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看书之后,我觉得弄清楚了近代艺术是如何发展的,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有人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认真地去用资料做艺术和物理学的对比,其次,从一个物理学家的角度来看,此书对物理的理解基本没什么问题。
刘兵:我在这本书的主编后记中曾写到,我发现这本书是94年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时候。当时我只是觉得这本书特别好,并且跟一个朋友说了。那个朋友在美国一个大学里教数学的,当然也是搞数学物理这一类的。他看了以后也深有感触,不但买了一本送我,自己也要买一本。他有一个说法很有意思。他说看过这本书,他在以后带着小孩到博物馆参观的时候,就有很多东西可以向他的小孩解释了。在国外博物馆是非常发达的,尤其是那种现代艺术、抽象艺术,人们对它各有各的说法。理解的、不理解的,认为它荒诞的,认为它没有意义的,但至少这本书提供了某些可能的说法,让我们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去理解它的某些意义。并不是我们教给小孩说什么作品怎么样怎样一定是一个真理,也许他们长大了,科学也变了,艺术也变了,也许他们自身也变了,还会给出新的解说。但此书作者至少提供给我们一个与众不同的、以往没有的说法。我觉得这个意义就很重大了。因此,无论是关心对方领域的艺术家还是物理学家,甚至于在艺术和物理学专业之外的、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广大读者,都有可能对此书的内容感兴趣,并从阅读中得到不同意义的收获。
(《艺术与物理学—时空和光的艺术观与物理观》,【美】伦纳德·史莱因著,暴永宁、吴伯泽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2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