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素质教育大参考——中美教育实证比较》新近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该书作者陈屹以旅居美国16年的亲身经历讲述了美国教育的理念、美国顶尖大学选才的口味和育人的方法,以及如何博取大学教授的青睐,如何克服文化差异自如地融入美国社会等等。下文为该书节选。
在海外,我们第一和第二代新移民,常常被夹在中西文化之间。
语言方面:母语愈用愈少,特别是写字能力,提笔忘字再也不足为奇。
接人待物方面:既要面对西方人根本想象不到的东方家庭错综复杂的几代关系,又要在美国主流社会里艰难地应付。
思维逻辑方面:抹不去的东方传统,与无法接受的西方规范相撞,而迸发出“驴唇不对马嘴”的新观念。
刚来美国时,会经历一段短暂的“蜜月”期,美国的富足和文明,会让一个外来人对这个国度充满敬畏,可是好景不长,中西文化差异上的震撼接踵而来。经过一段时间后,开始进入所谓的“适应”状态,再也见怪不怪,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使一些人开始对西方的现实愈加排斥。但是,无论你如鱼得水也好,无论你如鱼离水也好,愈是朝主流社会迈进,愈会感到自己在主流社会中的困惑与茫然。再具体来说,做着主流社会人做的事,却发现自己是主流社会中的“边缘人”,这是海外游子中的“边缘人”现象。
对于国内的人来说,当今出现了一批批所谓“洋买办”,这是指那些在国外留过学、生活过,现在被美国公司派回国,或者自己回国创事业,手拿“绿卡”或是入了美国籍的华人。由于身份和阅历的特殊性,使他们既不属于当地居民,也不属于国外的居留者。在国内,从表面看,这些人的共性为:母语中常常要夹杂“英文”,家眷以留在美国居住为主,去的地方是“健身房”,玩的场所是“高尔夫”球场,喝的呢,是美国的Star-huck咖啡。实际上,在国内大环境下,他们表现出“边缘人”的现象,是既令人羡慕、又现代自我的群落。
即使同为“边缘人”,这里所讲的“内”与“外”之别显而易见。
文化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并由后天所学到和体验到的东西结合成一体。比如:饿了,要吃,吃是本能,而要吃什么,就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是历史发展积累下来的,并随着历史的进步而不断更新。文化在特定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下,在千锤百炼之后,根据逻辑思维,产生理性升华,最后产生最佳生存之道。文化在时间与空间中形成一体。在大文化与小文化、大文化与大文化、小文化与小文化之间撞击、冲突和兼容。
作为自身带有强烈的东方文化的海外移民,在美国大文化下,习惯地融入自己的东方文化,其间有意无意的行为与语言上的挣扎,使我们在中美文化的夹缝之中又创生出“第三文化”。不愿丢弃自身的中国情节,以及必须要适应西方文化的现实,是“第三文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曾经有人这样说:“中国文化有深浅两方面:浅的指内容,深的指精神。”那么美国的文化又是什么呢?从某种视角来审视美国,它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世界。因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人中混杂着各种国家的后裔,也就是混血儿的后裔,所以它本身的文化包罗万象。移民之所以选择以美国为谋生创业之地,是因为美国没有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包袱。我去过欧洲、亚洲和美洲的许多地方,哪里都没有美国给你的感觉。欧洲非常艺术、精致、绅士,但是也很古板,甚至势利。亚洲虽然经济蒸蒸日上,但是其特权关系交错,办事繁琐,缺乏个性。
说起第三文化,让我想起自己上过的一堂市场学的课。
威廉教授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一家人坐的船沉掉,船上有母亲、妻子和孩子,男人应该先去救谁?”
学生一阵肃静,然后哗然,大部分同学认为救孩子最重要,少数说救妻子,没有听到任何美国学生说去救母亲。教授见我没有说话,就问我的意见。我说太难了,并问教授是否问过其他亚裔学生。教授说:“大部分亚裔学生会说去救母亲。”我还记得教授这样解释过:“西方文化下长大的儿子,如果在母亲和太太之间,一定会选择太太,对于心中有上帝的母亲,一定不会责怪儿子。因为母亲的爱,会通过儿子的太太带给下一代。”威廉教授仅从西方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东方传统,然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考虑问题的因素与次序,与美国人有本质上的不同。如果把法规、传统与道义作为抉择的因素,中国人首先考虑的是仁义道德,然后是传统习性,最后才是法规。而美国人首先考虑的是法规,然后是传统习性,最后才是仁义道德。
还记得朋友曾讲起一次上游泳救生课的情形。他说:“你说美国绝不绝,你是来学习救生的,可是美国教练却一再教导我们,当出现问题时,你首先要考虑一下那个出事的人是否在你的重量级之下,不要对方没有救起,你也……”这话现在听来是有道理的,但和我们当初学的“奋不顾身、舍己救人”还是有所出入,想想那些英雄,金迅华为了抢救国家财产、西安军校学生张华为了救一位农民而壮烈牺牲。见义勇为,是我们文化中大力提倡的。然而,在美国,去打工的零售店有明文规定:“如果有歹徒偷袭,不要动,不要争,保住性命。”在国内,如果老师这样去教育后代,是否被批评呢?你教育的是英雄还是狗熊呢?
文化价值及其信仰,决定我们做事的方式与准则。在主与次,先与后的次序排列上,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导致了不同文化的出现。对于管教子女的方式,中国的传统是父母在孩子面前有绝对的发言权,气极了打几下也再正常不过,不是还有一句话“不打不成材”吗?然而,美国的父母绝不可以动手打孩子,一旦被发现,或者被报告,后果与犯罪没有两样。所以美国父母管子女的方式,总要把“不要违法”作为管教孩子的准则。
海外华裔在中西文化的缝隙之间尴尬地徘徊着。实际上,在两种文化下,抉择的方式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是不同而已。就如美国顶尖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前任校长田长霖先生所说:“与美国人在一起,就照美国人的方式习俗,去说话、办事。与中国人在一起,就按中国人的习俗来做。千万不要洋不洋,中不中,而失去自己。”
第三文化的积极性是使我们可以在双重文化中择优而用,但也可能出现负面作用,就是会在排斥与妥协之间,最终失去自我。
多少次,海外华人的后裔会莫名其妙地问父母:“我非要学习中文吗?”“孩子,怎能不学,千万不要忘记我们可是中国人啊!”“噢?我到底是什么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呢?”
到底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呢?第一代已经进入中年的美国移民,虽然已经宣了誓,拿了美国籍,可是其中有多少真的认为自己已经变成了美国人呢?
与国内朋友聚会,常有人冒出这样的问题:“在你们家里,讲中文还是英文?”对这样的问题总不屑一顾,因为我们的母语是中文,当然是讲中文了!“你们的孩子说中文还是英文?”孩子么,学校说英文,回到家,说中文还是英文来着?好像中文说得愈来愈四不像了,即使兄妹都会讲中文,只要他们单独一起,一定用英文沟通。“你们在美国吃中餐还是吃西餐?”中国人,当然还是要吃中国餐了。
“但是,你们美国长大的孩子呢?那些嫁给美国丈夫、娶了美国老婆的人呢?”
噢?真是问题中的问题啊。问题,谁没有。不会解答时,问就是了。小孩的问题,问大人,大人的问题,去问老人。那么,当你就是这个第一代新移民的“老人”时,又要去问谁呢?
美国女足和中国女足正在激烈地争夺世界足球赛冠军。一位中国太太,身边坐的是美国的丈夫,一双儿女,他们是一半中国人、一半美国人的混血儿。老小四口,全神贯注,每分每秒处于紧张状态。美国队踢进决胜的最后一球,获得世界冠军,丈夫从沙发上口曾地跳起身,手舞足蹈,似乎全身轻松许多,意思说“可算大功告捷了”。中国太太却坐在那里,无奈地笑笑,她不知到底如何来加入丈夫的喜悦中去。
女儿像大人一样,拍拍妈妈的肩膀:“这只是一个球赛而已,不要太当回事。”小儿子跑到妈妈面前,兴奋地说:“妈妈,美国胜利了,你应该也高兴啊。”妈妈拥抱了一下她心爱的宝贝,这时,大女儿开口了:“妈妈,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情,因为你是从那里来的,你也希望中国赢啊。实际上,我也是一半中国人。”
美国东海岸有个当代华人移民的奇迹,创造者是来自中国内地近代留学生。随着移民的不断涌入,愈来愈多的父母希望为孩子提供一个内地人办的中文学校,那里学习简化字,不是台湾的繁体字,学习汉语拼音,而不是注音符号。由几位妈妈挑起“大梁”,从首批进入华夏中文学校的50位学生开始,不到4年光景,已经发展到十几所华夏中文学校连锁分校,每周六,遍及纽约州、新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的几千位学生赴往中文学校,而且华夏中文学校更是内地华人的聚集地,愈来愈引起美国各界人士的瞩目。美国华人建立中文学校的历史近四十年,各自为营,还没有任何一所中文学校有华夏的如此规模。而且家长送孩子到中文学校学习中文的热忱,远远高于美国土生土长的孩子的兴趣。因为家长带孩子去中文学校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仅仅去学习中文,海外华人已经把它当做一个“家”,在那里可以找到许多家乡来的“声音”和“情意”。然而,对于美国长大的后代,跟着爸爸妈妈去上中文学校是一回事,回到家,被爸爸妈妈逼着学习中文就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