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今天的文明是在不断向周围环境索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到了近代,随着人类改造环境能力的增强,这种索取也变得日益变本加厉,变得更加不知节制。私利蒙蔽了人类理性的眼,贪欲冰冻了人类仁慈的心。人们挥舞着枪支武器,不断杀戮动物,甚至对生物学意义上的近亲猩猩,也毫无怜悯之心。但是人类真的得到了他所想要的东西吗,比如经济利益?用人类一向短视和实际的目光看来,似乎是这样的。但是从长远来看,事实远非如此简单。19世纪中叶,美国人为了拓荒对野牛展开了大规模的围剿。在这次人类与野牛的战斗中,人类一如既往地取得了胜利——野牛所剩无几,拓荒的障碍被清除了。可是不久人们就发现,代替野牛在西部大量存在的长角牛和羊很快就把固着土壤的草原草等植物都吃光了,草原迅速退化成低级牧场,从作为人类开发对象的荒地变成了真正的荒野。到了此时,人们才认识到,暂时的经济收益带来的是长期的经济损失,而且要挽回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想必还需要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后来情况的发展也证实了这一点。
身为人类的一员,不知你是否做过如下认真的思考(人类的每一个成员又是否做过如下认真的思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必将恶化人类生存的环境,限制人类生存与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如果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超出了地球生态系统调节的能力,地球将无法再满足人类生存的条件。那么接下来是不是该轮到人类自取灭亡了?
可能事情不会这么糟,人类或许可以凭借高技术在新的星球上重建家园。但是那样就真的很好吗?当人类形影相吊地矗立在新的星球上时,是否会感到一股寂寞的凉气阵阵袭来呢?当人类面对子孙后代的质疑,是否会感到失落和后悔呢?对于人类而言,动物绝不仅仅意味着餐桌上的美味,珍贵的骨骼和稀有的皮毛。它们与人类一起从远古走来,它们是人类进化之路上不可或缺的旅伴和见证。况且如果人类过于疯狂,加速了野生物种的灭绝,恐怕尚未等到人类发展出迁徙到新的星球上的高技术,人类就亲手把自己送上“灭绝榜”了。
永定河的墓碑群依旧在风中瑟瑟,似乎在为它们的主人,也在为更多没有墓碑的灭绝动物哭泣。《灭绝之路》书中的每一个动物似乎都在呼吁,人类啊,醒醒吧,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在这里一起和谐地生活!
(《灭绝之路》,李学静编著,百花文艺出版社,定价:3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