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国际会议上,来自国内三所著名大学的几位教授聚首香江,作长夜畅谈。在九龙半岛之半山腰,下望窗外万家灯火,构成奇幻景象。诸教授始则弛然散坐,言笑晏晏,继而话题转到当下的学术评价问题上,终则忧心忡忡。特委托笔者记录有关内容,撰为小文,公诸媒体。野人芹献,其意则诚,读者必能识之。
人治好还是法治好?恐怕如今没有人不说法治好。而在学术评价中,所谓的“法治”,自然就是“量化”k k单位时间内发表了多少SCI论文、出版了多少专著(许多地方还要统计字数)、得了多少数量多少级别的奖项、拿到多少经费……,有了这些“硬杠杠”,往上一套,人人平等,似乎优劣立判。这套做法近年愈演愈烈,许多有识之士都已经指出其种种弊端。然而维护这套做法的理由也很雄辩:你说这样不好,那怎样更好?!
确实,在“法治”必然就好的思维定式之下,很难想出更好的办法。于是因循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办法改变。然而,在学术评价问题上,“人治”的思路,就绝对不能考虑吗?让我们试着延这条思路往下走走看如何?
当年梁启超向清华校长推荐陈寅恪,校长问陈有何学位?梁说没有;问有何著作?梁说也没有,校长表示,这就很难接受了。但梁启超说,陈的论文,价值远在我梁启超的许许多多著作之上。校长相信了梁启超的推荐,遂聘陈为导师。
在上面这个故事中,清华校长起先是打算“法治”的k k讲学位、著作之类的“硬杠杠”,但最后他却采纳了“人治”k k人治者,信任某些个人的判断力也。梁启超学问深湛,名满天下,校长认为他的判断力是可以信任的。梁既享此大名,自己亦必爱惜羽毛,决不至于胡乱推荐。
若问在学术评价上,“人治”与“法治”相比有何好处,至少有一样:“人治”必然有人为后果负责,“法治”则可以无人为后果负责。
先看“人治”:陈寅恪之受聘清华,果名副其实,则在校长为用人有方,在任公为荐贤有力;如其名不副实,则在校长为用人不当,在任公为荐人失误。校长即使要想推卸责任,至多只能说一句“任公误我”,作为校长,终究难辞其咎。
再看“法治”:如校长坚持要陈寅恪有学位和著作,则只能不聘,如果后来陈受聘别处,我们能不能指责清华校长为错失人才呢?不能,因为他可以辩解说:“硬杠杠”是天下公认的,我若聘陈作导师,其他有学位、有著作的人不服怎么办?如果某人有了学位和著作,受聘之后却名不副实,我们能不能指责清华校长为用人失当呢?也不能,因为他可以辩解说:他“硬杠杠”过硬,我怎么能知道他会名不副实呢?学位是别的大学授的,著作是别的学术机构审查的,高学位而低能,学术著作中有水份,这些都非我个人之力所能左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全社会共同努力”,怎能专责我个人?况且既是“法治”,聘任必经过某种委员会会议通过,校长个人更没有什么责任了。
如今学术评价中的另一个突出弊端是“唯钱是取”k k看谁能弄来更多的钱。当然通常不会这样赤裸裸说出,而是用“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等好听的词汇表达。如今“唯钱是取”愈演愈烈,有多少项目、多少经费,成了评职称、评奖项、判断一个学者水准高低的重要指标,闹得大家都不得不拼命在这方面下功夫。
科研经费原是为科研服务的,多一点钱,有利于科研,似乎没什么不好。但现在拼命强调科研经费的数量这条“硬杠杠”,已经渐臻本末倒置的境界k k科研经费已经不是手段,而成了目的。造成现在这种局面,有两大奇观,不可不议。
其一曰“马太效应”k k在判断一个学者的经费申请是否应该给予资助时,他先前得到过多少项目和经费成为重要的指标之一,结果是有的人越来越容易得到项目和经费,以至于一身兼领许许多多项目,是甲项目的“负责人”,是乙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丙项目的“首席研究员”……。另一方面,则是大批学者长期得不到资助。
其二曰“因果倒置”k k如果得到了一个大项目,拿到一大笔钱,则这个项目几乎可以肯定是成功的,而且通常会获奖。项目越大,钱越多,获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奖项的级别也就越高。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大的项目不成功,那批准这个项目岂不成了一大失误?我们从来不能有失误,所以大项目一定要成功,也一定会成功。
一个人精力终归有限,同时负责那么多的项目,怎么可能名副其实?最后要么英年早逝,要么滥竽充数k k在这样两个选项中作选择,大部分“精英”们如何选法,应该可想而知。最近邹承鲁院士感叹说“如果善于吹牛的人才能得到(经费)支持做工作,那恐怕中国永远得不到诺贝尔奖”,真是苦口婆心的逆耳忠言。
当然,本文绝不是主张简单地回到学术评价的“人治时代”去。周振鹤教授有名言曰:“现在是平庸的时代,是没有大师的时代”,没有大师,即使真想“人治”,恐亦不可得也。至于科研经费怎样分配更合理,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面对上面的两大奇观,如今还是有地方在进行抵制k k地方之一,就是著名的北京大学。吴国盛教授告诉我们,北大人文学部在评定教师职称和教师成果时,有学术委员提出,如果有两人成果相当,那么有项目、有经费的那个人不仅不能加分,反而要减分,理由是:另一个人没拿国家的科研经费,也作出了同样成就;而你拿了国家的经费,成就也只是如此,所以要减分。这个建议获得学部的一致认可。在如今的局面下,骤闻此事颇难置信,但我想我用不着去北大调查此事的真实性,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吴国盛教授对本校情况的介绍。这一“土政策”,对于上述“唯钱是取”的两大奇观,确实不失为有效的药方。北大到底是北大,毕竟是有根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