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说,这是一次成功的会议,其成功就在于策划。在21世纪伊始之年,中日两国各选十位实力派女性作家,组成两大“方阵”,相聚北京,切磋文学,恐怕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上从未有过的壮举,仅凭这一点,就够了。
至于研讨会,也很有收获——当然不是纯学术意义上的。事实上,本次研讨会话题比较零碎,也不够深入,尽管会议策划者事先作了精心筹备,设定了话题,由于两国的女作家对彼此的情况并不了解,结果除了介绍自己的创作,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剩下的,就是不失风趣与机智的泛泛而谈。有意思的其实是会议本身,让人领略了中日两国女作家截然不同的文化性格和风采。
日方出场的十位女作家都是活跃在日本文坛最前沿的新锐,但从会上的情形看,除了以胆大恣肆著称的松浦理英子略有惊世骇俗之论(比如她声称,评论家百分之九十八都是“傻蛋”,激发了池莉“外界对我们的说法全是扯淡”的豪言),其余人都显得比较温文谦逊,无论是谈自己的创作,还是讨论问题,都是小角度,都是商量的口气,经常处在提问的位置。相比之下,中方女作家显得中气十足,也更主动,发起言来海阔天空,社会、民族、国家、文化……,一副天下事无所不知的劲头儿。
另一个耐人寻味的差别在于,中国女作家善于解释和概括,兼有批评的才能,且不说张抗抗、方方、残雪和徐坤,她们的发言充满理论性的修辞,即使是迟子建、陈染、林白那样以感觉见长的作家,解释起自己的创作来,也是毫不含糊。日本女作家刚好相反,她们沉迷于感性的世界,所谈论的,都是非常细小的、具体的、个人化的感性经验,听了让人不得要领。她们的发言,常使中方会议主持陷于无法概括的困境。方方在最后的总结性发言中,将中国女作家这种不凡的能力,归结为中国社会这些年来的政治环境的锻炼和造就,很有道理,但更到位地说,这种差别,是由中日两国女作家不同的性别特征、及其制约于背后的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造成的。与东瀛女作家处在一起,中国女作家的“雄性化”是很明显的。
中日两个“方阵”对垒的时候,我有这样一种感觉:中方犹如一排树,每一株独立成长,性格分明;日方则像一棵强劲的大树上伸出的许多枝干,彼此虽有差别,更有一种统一的特征,由此显示着中国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背景与日本单一的文化风土。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体现在研讨会的整个过程中。会议结束时,中国的“方阵”已溃不成军——特立独行的中方巾帼英雄从会议第一天起就开始撒鸭子,此时仅剩两三人,日本的“方阵”依然整齐如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