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促进研究深入的可喜探索

2002-01-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萧致治 我有话说
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有关辛亥革命的研究,算是相当充分了。发表的论文可说成千累万,出版的专著同样数以百计。因此,有人慨叹:再要在辛亥革命方面找个新课题,的确是相当难了。最近读了朱英教授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以新的视角来探讨辛亥革命产生的根源及其重大影响,不禁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该书以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为主题,把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来研究,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报刊舆论、城市变革、民间社会和乡村社会等方面的变化,阐明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结果,“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为辛亥革命的酝酿与发生提供了基地,也为辛亥革命提供了超越以往‘改朝换代’革命的必要的条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反过来又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在各个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变革。由此表明:辛亥革命尽管未能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但也并非单单只赶跑一个皇帝,而是促成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变革,对近代中国转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而把辛亥革命的研究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可喜的成果。

社会转型是一个重大而漫长的变革过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本书突出的优点是:对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变革,均分别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探讨。首先,从时间上来说,上起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后,下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即由社会开始转型,到辛亥革命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变革,无不作了系统而扼要的评述,使读者对社会转型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均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同时,辛亥革命与社会各方面变化的关系,即相互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也能使人一目了然。其次,从空间来说,无论是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的显著变革,还是社会风俗习尚等方面的细微演化,作者多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从而凸显出社会转型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最后,以地域而言,作者一方面放眼全国,进行宏观考察,把握全局;另方面又对具有各种代表性的典型地区,作了一些典型分析,借以显示社会转型的广度与深度。诸位作者在研究中是分工合作,而读者通读全书,则不但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有个全面的了解,尤其是辛亥革命对社会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也有一明确而具体的印象。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计分9章,分别由8位学有专长的学者执笔,还有几位年轻学者参加撰写初稿。从总体上来看,诸位作者都贯彻了实事求是原则,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对社会变迁的各方面作了客观的分析,既不夸大,也不隐晦,读来感到格外真实。比如第5章,对《申报》在辛亥革命前后政治倾向曲折变化的分析,作者采用对比、量化的研究方法,以《申报》1905年至1913年间对革命党人活动的评论为对象,进行细致分析,而且与同时期的《民立报》、《大公报》进行对比,勾画出其演变的发展轨迹,并进一步分析了由对革命疏离转向同情合作,最后又走向背叛的诸多因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本书由于是从一个新的视角来探索辛亥革命的作用与影响,而且作者在第一专题方面原来多有较好的基础,再加上对每个方面又作了深入的综合分析,因此提出了不少新鲜见解,颇有启发。如“国会请愿运动是以城市上流社会为主体的政治运动”、民主宪政制度的建立,使“中国近代政治体制转型由此跨出了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一步”、南京临时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及有关措施,“为一个崭新的经济体的创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工商立国’和保护工商业发展,是当时北京政府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国策”、孙中山的“政治理念与政治实践中的所谓民主,不是人民当家作主,而是传统儒家的‘为民作主’”“革命者对康梁的辩论,实质上并没有逐一正面回答康梁对革命的责难,相对来说是以武断的方式以取消问题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五四”前后“教育的改革已在逐步实现着民主化、科学化和国际化,而这些因素正是构成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涵”、“辛亥革命是在城市中爆发的……有力地推动了城市人的现代化”、“革命浸润着城市的第一个毛孔,改变着城市社会”。农村城镇的兴起,形成了新的农村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而辛亥革命在构建近代农村城镇与村落关系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些无不具有独到的见解。

正由于本书是由多人执笔,加上时间仓促,因此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前后观点不尽一致,前后引用的资料重复等等。书中提出的新观点十分可贵,不过有些还需进一步论证与商榷。在引文上一般不错,个别章节则有些故作高深,令人费解。这些只有让读者去评判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