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1000万言科普作品是怎样写出来的?

2002-01-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陈幼松 我有话说
我一生坎坷、岁月磋砣。1985年作为特需人才来到北京理工大学,从事智能机器人的教学科研工作,为研究生开设了“智能机器人”新课,并获得过北京市科技论文一等奖。后由于不是我的原因,使我无法发挥作用。

学非所用,当时我思想极端苦闷。经过反复思索,我明白了只能从现实条件出发,发挥自己的长处。

我的长处是一生频繁改行,机电两大行业均接触过,知识面宽;能熟练阅读英、日、俄专业文献,且长期关心国外学术动向,1972年从干校回来后,所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把北京图书馆、北航图书馆、清华图书馆1966年以来有关的外文期刊看过一遍,并做了200多万字笔记,跟上了世界发展潮流;中文表达能力强,写文章从不打底稿,1950年便获福建“五四”征文比赛第三名。加上居所靠近北京图书馆、中科院图书馆、机械部情报研究所,有便利的阅读国外最新报刊的条件,所以便决定从事写作,把我看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写出来让更多人知道,为国家的建设作点贡献。

迄今为止,我正式出版的作品达1300万字。其中300万字应属学术性著作,余1000万字才能算科普作品。但这是广义的科普作品。

所谓广义的科普作品,按前辈钱学森教授在80年代初期的说法,可分为三类。一是高级科普,供各行各业专家了解其他学科最新进展。二是中级科普,为各种专业人员继续教育服务。三是初级科普,面向广大群众普及科学知识。在我的上千万字科普作品中,它们大体上各占三分之一。这些作品中有100多万字单独成书出版,其余的则散见于内地、香港100多种报刊。

这本选集主要从后一类、少量从第二类中选择110篇文章编成。选择的原则是可读性好、有代表性。

许多人对我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发表如此多的文章感兴趣,常常问我有何经验。其实没有什么奥秘。首先是肯下苦工夫,我一辈子珍惜时间,文革中白天挨批斗,晚上在家仍旧做学问。自从踏上从事写作这一条路后,整整十年都不过春节,更不用说一般节假日了。1992年退休前,早上从不晚于5点钟起床,就是退休后到写完最后一本书《信息革命》之前也从来不晚于6点钟起床。直到今年68岁才体验到睡懒觉的滋味。

由于肯下苦工夫也就带来了效率高的优势。因为我长期持续关心国外科技发展动向,所以能在浩瀚的文献中,敏锐地抓住具有重大意义的新动向,如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等,都是我率先介绍到国内。因为我写的东西往往是别人没有写过的,所以发表率极高。有的还能先后在多种报刊上发表,如信息高速公路、数字地球等都在十七八种报刊上登过。

许多人对我写文章不打底稿感到奇怪,其实这也是一辈子的工夫。1943年我小学毕业,因家贫无力到外地上学,便到附近私塾就读一年多,读了不少古书。一方面使我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一些优良传统,另一方面也打下了坚实的中文基础。当时要求每天当场不打底稿交文言文作文一篇,培养了我写文章不打底稿的习惯。

另外,我有很强的打腹稿能力。我在下笔前,通常头天晚上在床上便打好腹稿,所以能做到下笔如同泉涌,通常不删不改。这就大大提高了写作效率。

科普作品看起来容易,写起来却不容易,其中甘苦只有过来人才能理解。根据我个人体会,要写好高技术科普作品,需要注意三个问题,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要注意“心中想着读者”。下笔时时刻想着大多数读者只有一般的文化水平,他们不是本行专家。写科普读物不是写论文,也不是写教材,而是把最新科技成果介绍给尽可能多的读者阅读。

二要注意“定位适当”。科普作品不是掌握本门技术的入门书,而是了解本门技术的通俗读物。打个比方,同样是参观人民大会堂,作为提高建筑系新生的感性认识的教学安排,由老师讲解,和一般参观者由导游小姐讲解,无论是介绍的内容还是使用的语言,肯定大不一样。

三要注意“取材合适”。作为介绍科学技术的通俗作品,当然必须保证概念的正确。但是介绍工作原理时宜粗不宜细,切忌用过多的技术术语,更不能用数学公式来表达;而应该多用物理概念使事物形象化。着重说明所要介绍技术的特点、意义、用途,以及对科学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个人生活所起的影响。

另外,一要处理好高深同通俗的关系。要介绍的高技术,本身都是高深的,但必须用最通俗的语言将它的精华、最有魅力的部分介绍给读者。因此只能保证正确性,而不应追求严密性和系统性。强调严密性,便很难用通俗语言表达,特别是很难用譬喻使其生动易懂,因为任何譬喻都不是无懈可击的;强调系统性,便很难在有限的篇幅里突出重点,非常容易流于“繁琐哲学”。

二要处理好知识性和可读性的关系。没有可读性,读者边看边昏昏欲睡,起不到普及科学的作用。片面追求趣味、生动,而知识含量太少,同样也起不到普及科学的作用。由于社会上学习风气不够浓厚,一些科普作品流于媚俗,内行人一看便知道内容贫乏,就像包装华丽或口味不错但没有多少营养的食品一样。因此,对作者来说,固然应该厚积薄发、深入浅出,但对读者来说,既然要学点知识,特别是高技术知识,也应该费点工夫,细加咀嚼。要想像看小说那样轻松地看高技术科普作品,恐怕就很难从中汲取多少有用知识了。

三要处理好当前热点和今后发展关系。高技术发展一日千里、日新月异。因此,固然应把介绍的重要放在当前热点上,但也应该兼顾今后的发展。否则,很快就会使内容变得陈旧而成为明日黄花失去其价值。

最后,感谢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为笔者提供出版这一选集的机会,了却笔者一桩心愿。

(《高科技之窗:陈幼松科普作品精选》,陈幼松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21.5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