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文化”这面旗帜之下,近年来聚集了一批为数不少(当然也不太多)的人。这些人有的从事哲学研究,有的从事史学研究,有的从事社会学研究,有的从事纯科学研究,有的致力于绿色事业,也有的从事于专职的科学普及和传播工作。以科学和文化为纽带,在他们中间存在着一种广泛而深入的对话。他们带着自身的学科背景和价值取向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观察科学,既关心科学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又关心不同时代和背景之下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对科学的渗透。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不把科学当成一种外在于人的知识体系或者力量,而把它看作人类诸多文化形态的一种,并注重其与历史、哲学、宗教等之间的关联。他们的对话,大大地拓展并加深了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对话是对半个世纪前的C·P斯诺的回应。在广受关注的《两种文化》中,C·P斯诺写道:“文艺家在一极(他们把自己视为“知识分子”),另一极是科学家,尤以物理学家一定程度上为典型代表。两极之间隔着一道互不理解的鸿沟,特别是青年人,有时甚至产生敌意和嫌恶,但多数情况是缺乏理解。他们相互对对方有一种有趣的被歪曲了的理解和想象。他们所持的看法迥然不同,很难找到共同点,甚至会达到动感情的地步。”
C·P斯诺所提出的问题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富于启发性的。在中国,大多数的文人,甚至包括大多数的科学家,或者说大多数公众,都是通过科学的物质成就来理解科学,却不去思考科学的精神问题。如此,科学和文化就被分隔在了两个世界里,就像阴阳两界一般,永世难以相见。大概正是由于这种分隔的弊端日益显现,中国思想文化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末期分别出现了关于人文精神和关于科学精神的大讨论。这本书里的第一部分“这山那山:两种文化的‘对峙’”就集中反映了“文化鸿沟”的问题。事实上,尝试着“跨越”乃至“弥合”这种鸿沟,既是“科学视野”的文化定位,也是本书的追求。
《中华读书报》的“科技视野”专刊自1997年9月创办以来,有幸成为交流的一个平台,4年来始终秉承“倡扬科学文化”的特色,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中也还有声有色。这本文集所选的74篇文章就来自于1997年9月到2001年7月共计85期的“科技视野”。作为一部思想性的文集,它缺乏学术专著的深沉与厚重,但在轻灵与明快之间也时时闪现耀眼的火花,给人诸多启迪。作为“科技视野”的编辑,我们希望它是一部历史的“留声机”,能够真实地记录在这样一个年代,有这样一群人,曾经对科学作出这样的思考。
尽管一定程度上有些不登大雅之堂,但我们仍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道香喷喷的“大杂烩”,读者能从中品尝到几种自己喜欢的味道。之所以用“大杂烩”这个名字,是因为在科学文化这个交叉地带存在如此众多不同的声音;同时,它也反映出我们的办刊理念。一方面作为大众媒介,我们的工作就是尽量整合不同的声音,为对话的深入进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希望“科学文化”只是少数人书斋中的精致摆设,而能够成为大多数人的盘中大餐。
“大杂烩”另外一个广为流传的别号叫“佛跳墙”。能把十几种不同的菜一锅烩出令佛动凡心的香味,这是“大杂烩”的最高境界。如果说这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求,那么能把更多不同出身、不同背景、不同意见的人吸引到“科学文化”的锅边来,尝尝味道甚至加点原料,应该不算一个太高的目标。
感谢这本书所有的读者和关心我们的朋友,尤其是为我们提供“原料”的作者朋友。这锅烩菜如果还有几分味道,首先是他们的功劳;如果不太入口,那不是原料不好,而是厨师的手艺尚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