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责任编辑张礼文以“老巴”之名写了这本唱反调的书。为什么要写这么一本书呢?他说:“我的朋友在几天之内便攒出了一本叫《哈佛××》的书,交与某个出版商,那位攒书的朋友没有赚到钱,因为他的这本《哈佛××》有两个章节抄自另一本《哈佛××》。后来,在书店看到两位母亲正讨论该买哪本书,结果她们两本都买了。正是这两件事加上我自己以前参加高考和吉大毕业后从教的经历促使我深入地思考当前教育中的问题。高三时,我的英语从不及格,但是,临近高考前一周,我把一本随意从书店买回的辅导资料从头到尾翻了几遍,高考英语考了87分(满分100分),老师和同学都说我是考场暴发户。可有谁知道试卷上50%的题都在那本辅导资料中出现过。”张礼文的这本书用“何必上哈佛”作为书名是一种故作的姿态吗?他说:“用这个书名绝对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毕竟绝大多数的中国学生不可能上哈佛,甚至上清华北大的人也是凤毛麟角,这就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孩子考不上大学怎么办?落榜可以给孩子一次沮丧,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孩子的一生。现在教育的弊端,不仅仅是应试教育的问题,而是一种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流失的表现,是一种社会政治庸俗化、功利化的集中反映。”对当今教育中的 问题如此忧心忡忡的张礼文在该书的结束语中自问:我不知道,写出这本书,是做了一件愚蠢事还是聪明事?现在,他有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他说:“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一直以来都想做的事,做完之后,我觉得这很有意义。像《哈佛女孩刘亦婷》、《送子上耶鲁》和《北大女孩》等书都是一种个案的研究。其实上哈佛,这个要求不是太高而是太低,这类书最多只能教孩子如何成才,而不是教孩子如何在一生中做个成功人士。我所思索和强调的正是一种成功的理念。相信对大多数孩子的教育都会有帮助。”考场暴发户张礼文的这本书在父母们中获得了怎样的反响呢?作者说:“由于书刚上市,销售量还不是十分清楚,但是,有许多父母打电话到我们出版社来,认为这本书把他们从一种盲目的急功近利心态中唤醒,比读其他的哈佛之书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