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出图书馆

2002-02-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叶文东 我有话说
记得刚上大学时,我读过美国作家D av e Barry的一篇文章《怎样念大学》。其中有这样几句话一直留在我脑海里:“所谓大学,也就是一些让你坐够2000小时、记住些东西的房间罢了。这2000个小时将分配在四年之中,而剩余的时间,就是用来睡觉和约会的。”

如今,毕业的日子渐行渐近,我四年的大学生活将一去不再复返。最近一次走出图书馆时,回望着身后埋头书山题海的学弟学妹们孜孜不倦的身影,我轻轻地说:“别了,图书馆。”同时,也从心底潜上一个声音:“无悔呵,我的大学。”毕竟,我的大学生活里2000小时以外的那些时间,并没有完全浪费在睡懒觉和无聊的约会中,而是在图书馆里与书相伴、与文字厮守的生活,让我的心灵不断充实,让我的精神不断丰盈,为我的大学时代涂上一抹亮色,为我的青春岁月注入一笔永恒的财富!

由于本来是中文系的学生,所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我们来说便是理所当然的使命与梦想。对于我自己来说,“行万里路”似乎总要经历太多的奔波与劳累,并且在物质和时间方面也不容我去万水千山走遍,于是就只好以“读万卷书”为己任,勤于自勉。反正花18.5元钱便可办个借书证,并发给四个借书袋,使用四年,毕业时交还。从此,我便把图书馆定为我的自修场所。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地狭人稠,所以所有的教室都是流动的。下课之后,同学们便只能散作游了。宿舍里向来都是牌局和棋摊的阵地,到底哪里才能放下我一张安静的书桌呢?那么唯有图书馆了。可是,图书馆也并不是等闲之辈可轻易涉足之地。因为整个图书馆对学生全天开放的阅览室和自修室的座位全靠一个“抢”字决定。这种“抢”座位的现象据说在各个大学都大同小异,并且几乎无人治理,于是便成为一种惯例,见惯不怪。

常常为了能在图书馆里有个自己的座位,每个人在开门前一个小时左右便早早候在门外。随着开门时刻的渐渐到来,门外的人群便一层一层地包围开来,形成一片人海,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一朵浪花,发出一阵阵沸腾的喧嚣声。当门被姗姗打开时,便爆发出一声热火朝天的呐喊声:“冲啊!”人海刹时一泻而入,争先恐后,片刻之间胜利的身影遍布每个角落。这样的情景令旁观者实在大为惊异,但是有时候的情景不光使人惊异,还使人感到惊险。且说有一次还未等到开门时,只听“哗啦”一声巨响,随即人群之中一片大呼,原来大家把阅览室的玻璃门挤倒了。另外像挤坏窗户、栏杆、眼镜、手表、书包甚至挤昏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都只怪中国的人口太多了。“错”就一个字,都是人多惹的祸!

抢座位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抢到座位的心情是庆幸而兴奋的。尽管只是小小的一角,但也是自己安身读书的天堂。在氤氲的书香里审视历史,感受岁月,体味自然,探索人生,方寸之间,众妙毕备。微笑,沉思;自在,自乐。亲近书籍的殿堂,我的世界更加舒展。读书之余,我便拿起尘封已久的笔写下我的所爱所得所思所悟,并且陆续在省、市级十余家报刊、电台发表,另有一些作品分别在校、内外多次获奖。当然,这些并不是我的最终目的,我欣慰的是在书墨纸香中,我知道了自己的价值,也更明白了自己对未来的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月草长,四月花繁,七月我将挥手离去。

我的图书馆呵我的大学,即使走出了你的围墙,但我能走出所有关于你的记忆和岁月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