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和艺术的进化之路

2002-03-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李晓冬 我有话说

记得杨振宁在一次讲演中曾说,科学和艺术是人类创造力的两翼,它们本是不可分的。他以狄拉克和海森伯为例,说明科学大师的创造力正如在艺术中一样,直觉和美感不可缺一。同理,科学知识的积累和艺术的传统都属于人类进化之树上的果实。热力学公式和哥特式教堂之间的距离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远,在巴赫的赋格中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公式中都体现了人类对上帝的敬畏和尊崇。从这一点上看,人的创造力在深层是相互关联的,真、善、美,抑或科学、艺术、宗教,或许是人们对一个事物的不同称呼。

也曾看过国内许多科技史和科学进化史之类的书,只能说,大部分作者的严谨和学识让人敬佩,文字也极通顺、富有条理,艺术史类书籍也都如此,洋洋洒洒、娓娓道来,但私下里总有一点不满。这些科技和艺术史书在述及早期人类历史时,都把科学和艺术分开来讲述,但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早期时,原始巫术与原始人工制品都有科学、宗教和艺术的种子凝结其中、表现其中,这本是常识,科学和艺术,甚至宗教,在人类社会早期都是不分家的,在其后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哪怕直到现在,在牛顿对第一推动力的询问中、爱因斯坦对宇宙的神秘的赞叹之中,都表现出科学和艺术紧紧相连、不可分离。记得在读乔治·萨顿和卡尔·萨根的著作时也曾体会到他们对学科分离的深刻不满,但他们用自己卓越的学识克服了这一分离。西方现今的科学史和艺术史,尤其是普及性质的作品,其趋势是打破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藩篱,从整体上勾画出人类上升的脚步。

如今,我的手头上又有一本崭新的译著:《科学进化史》,作者竟是一位跨专业的创造性人物,雅·布伦诺斯基,一位集数学家、诗人、历史学家于一身的人,当代科学人文主义运动的创始人。这本书原是作为一部电影《人类的攀升》的播音文本,作者在书中展示了一幅由科学和艺术共同织就的人之上升的画面,从东非大峡谷的人类早期头盖骨到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从拉普兰人的狩猎生活讲到青铜器的冶炼过程;从文艺复兴的透视法则建立讲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把考古学和艺术的发生发展、天文学的演变和文艺复兴的知识复兴运动等诸学科融为一炉,但繁复而不凌乱,渊博而不庞杂,这一切都是为了说明作者对人类进化之路的一个基本观点:每个人、每种文明都之所以在科学和艺术上走向进化之路,都在前进,正因为他们都存在各自要解决的问题。对问题的发现、以及对问题的尝试性解决,贯穿了从阿米巴变形虫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提出,科学并不是一大堆不变的确定知识,而是对确定问题的不确定答案;艺术也并非只是想像力的滥用,而是从一个不同角度表明人类对于自然、宇宙的领悟和敬畏。真高兴看到这样的书籍出来,它会对国内的科普创作的人文知识贫瘠有所触动,也会纠正由于长期的文理科分家所造成的唯科学主义和人文知识分子的科学素养缺失。最后只说明一点,即这本书的知识所涉及面较为广泛,需要读者平时的知识储备也要丰富一些,否则也会迷失在其中而无所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