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假如没有稿酬

2002-03-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湖北省广水日报社  李常成 我有话说
假如没有稿酬,“头号垃圾作品”之类的东西会不会出现?假如没有稿酬,6到12岁的小朋友的长篇大作会不会闹哄哄你方“出”罢我登场?假如没有稿酬,某位作者(家)会不会一部作品成名,立即在下一年内花6个月写部长篇,花3个月写3个中篇,再花3个月写多篇大散文?

唉,放眼文坛,不禁叹息,如今当个读者也太难太难。每年千余部长篇小说诞生,出版800余部,究竟有几部让读者有精神食粮之感?读作品究竟为了什么?我感觉到文学概论中的有关命题要改写了。孔夫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错矣错矣大错矣。萧统说,读陶渊明,“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亦乃爵禄可辞!”不对不对太不对。作品已成了少数人获利的工具、争名的幌子,读作品岂不是像欣赏脑筋急转弯游戏?我想读6岁孩童的长篇小说一定是这样的(对不起,小朋友,我犯朱子家训中“观天下书未遍,不可妄下雌黄”的大忌,没读作品就开始评价了)。难道你也想让6岁孩童训导你“兴观群怨”吗?

我脑海里出现许多傻子。第一个当是曹雪芹吧,他对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弄得到了“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地步,谁给他稿酬?终致“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时,连姓名也没留。要不是胡博士(胡适)考证,他或许仍湮没无闻,曹雪芹不亏天下第一大傻。我想起金圣叹,他那么“心绝气尽,面犹死人”地批书,究竟为了什么?我想起一大批寄望于将著作“藏诸名山”的“××真人”之类的古人,他们名利都不要了,究竟为了什么?我还想起三毛,“写了一辈子,小学作文写到现在,三四百万字撕掉,发表的不过九十万字”。以她风靡整个华语世界的影响,不要说三四百万字,就是三四千万字,恐怕也出版得了。我还想起陈忠实,《白鹿原》杀青后,八年中竟停笔,直到2001年才写了个几千字的短东西。他自己说没写是因为没找到感觉。真的吗?他为什么不快速地“缝制”一部部6个月式的长篇呢?

以前还是有稿酬,但不叫稿酬,叫润笔。韩愈文章写得好,所以有人登门送上润笔,求他写墓志铭,韩愈写的墓志铭没留下几篇,反落得个“谀墓”之讥。吴沃尧的小说写得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出,名声大噪,有药房送来三百金让其写药效广告,他写了,落得个后人讥评他“早死十年是完人”的叹惜。稿酬究竟能带来什么?有道是:鸟儿的翅膀系上黄金,鸟儿也飞不远。

为什么写作?千人有千种答案。恩格斯说:“愤怒出诗人。”巴金说:“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们祖国和同胞我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三毛说:“只肯写心里诚实的情感,写在自己心里受到震动的生活和人物,那就是我……我实在写不出假的心情来。”张爱玲说:“一班文人何以甘心情愿守在‘文字狱’里面呢?我想归根究底还是因为文字的韵味。”我认为,只有这样,才会有字字看来皆是血的作品出现。

“小鬼当家”。哈哈,文坛真是千帆竞发。借用乾隆下江南在运河旁的话问:“他们(船只)都在忙什么?”“无非名利二字”。和珅妙答犹在耳边。假如没有了稿酬,中国作协会员3.3万之众中不知究竟有多少人还会提笔?假如没有稿酬,恐怕我这点不经之谈打死我也写不出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