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一概地反对经典著作的普及化。在一定的意义上,它是随着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而一起兴起的文化民主化趋势的一个组成部分。毕竟,经典著作是“艰难的艺术”,从“阶级分析”的眼光看甚至是贵族的艺术、有产者或有闲者的奢侈品,没有相当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积累的群体对之只能望而生畏难以接近。这样,把这些经典通俗化普及化以便让它们走入“寻常百姓家”也就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情。我国许多著名的学者、文化大师都做过此类功德无量的事情。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这种普及化、通俗化的行为一方面是非常困难的,另一方面则必须是严肃认真的,是真正以造福普通大众为目的的而不是眼睛只瞄着钞票的。否则的话,被文化市场拉动的所谓经典普及只能生产出大量毫无文化价值的快餐式“名著”或垃圾“名著”。说它困难是因为经典的普及并非易事,道理很简单,你首先必须熟悉经典、了解经典,甚至是经典的研究专家,然后才能普及经典。在一定意义上说,一部经典的普及工作者最好是经典的作者本人(在一些高深的学术领域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古汉语领域的王力先生),因为他/她最了解自己的著作。退而求其次的话,普及者也必须是真正懂得经典的行家。
但是遗憾的是,90年代的许多经典“普及”者往往是一些急于赚点零花钱的、囊中羞涩的大学生,他们自己还徘徊在经典的大门之外就开始做所谓普及的工作(实际上是糟蹋工作),其动机与做家教或传销没有差别;而他们之所以被同样急于赚钱的书商看中,是因为他们是廉价劳动力。这两类急于赚钱的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速制出来的所谓“××分钟世界名著”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不相信你可以到书店随便找一本90年代初中期出版的白话经史子集或速食版“世界名著”,就可以发现在扉页上印着的作者(即翻译者或改写者)名单就有几十甚至几百人。这些人中几乎没有谁是某领域的知名学者或专家(因为他们还在读大学呢)。因此之故,我对于这类被市场拉动的普及性读物常常敬而远之,也屡屡告戒学生不要去买或读。
然而,最近我看到的一套同样以普及世界名著为主要目的的著作使我看到了另外一种景象。这便是由著名外国文学研究专家吴元迈、赵沛林等先生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十卷本《外国文学史话》。我之所以为这套洋洋近5千万字的著作叫好,倒不是因为它部头宏大、装帧印制精美(要知道有些劣质速食版的世界名著同样也是部头宏大、装帧印制精美),而是因为它的确是质量上乘又轻松可读的普及之作。不但这部著作的主编是国内著名专家,而且作者也是这个专业的业内研究人员。加上写作态度的认真严肃,保证了本书的基本质量。此书的编撰方式也非常灵活,用主编的话说,它“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常见的外国文学通史或断代史,也不是一部专论外国文学进程、思潮流派、作家作品、文体风格或文学技巧的著述;而是一部另辟蹊径,叙述数千年来外国文学史事,展现外国文学进程中所涉及的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以及作家生涯、作家创作历程和艺术世界的著作,书中特别汇集了那些少为人知而富于文学意味、生动感人、给人以启迪和思考的重要史料、故事、逸闻和佳话”。这样,本书可以说充分考虑到了知识性、可读性、趣味性的统一。把对于外国文学经典的介绍与生产经典的具体历史环境、作者经历、趣闻逸事有机结合起来,在文本、历史、作家之间进行相互诠释。比如看莎士比亚的部分,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对他的主要著作的精要的介绍,而且还可以了解到他的身世、演出经历、当时的剧场形式及其演变与作品之间的关系、著作权的纠纷等等。为了使读者的阅读显得轻松,本书还把每个史话的书写限制在3000到5000字之间,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体现了主编“轻松活泼其外,深邃智秀于内”的宗旨。即使是对于作品的介绍,其形式也决不机械单一。比如关于《十日谈》的介绍就分别以“《十日谈》与性”“《十日谈》与宗教”“《十日谈》中的智慧”为题写得趣味盎然,引人入胜。其效果不是八股式的教科书所能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