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仓雕塑馆陈列品梅兰芳大理石像 |
我们从位于东京上野公园东端的东京都美术馆出来,慢慢行走在洒满树荫的步行道上,向周围不远的地方望去,收入眼帘的是错落分布着的东京国立博物馆、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东京国立科学博物馆和东京艺术大学等著名的文化机构和设施,这里是东京的文化区。由此向北行,便是有名的浅草。在这一片区域内,可能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飞机上的炸弹较少光顾,所以仍然保留了较多的古旧建筑物,使人们尚能感受到战前东京老城的风貌。
再信步前行,走到台东区谷中一条不宽但却十分干净、静谧的街道上,一座3层楼房出现在眼前,这里便是我们要来参观的“朝仓雕塑馆”。
“朝仓雕塑馆”是在雕塑家朝仓文夫故居的旧址上建立的。朝仓文夫是日本近代美术史上一位比较重要的人物。他公元1883年(日本·明治16年)生于大分县,公元1903年(明治36年)进入东京美术学校(东京艺术大学前身)雕塑科学习。25岁时朝仓文夫从该校毕业,此后创作了许多日本近代史上重要人物的雕像和动物雕刻。朝仓文夫的作品曾经多次入选日本全国性的大型美术展览并获奖。他所作的人体、人物胸像和动物雕刻等,风格写实,手法洗炼,受到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影响。公元1964年4月18日朝仓文夫以82岁高龄在东京去世。
“朝仓雕塑馆”是一座在艺术家故居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小型纪念性美术馆,属于东京都台东区区立的文化机构。雕塑馆的建筑物并不高大,但是布局十分精巧、合理。在它底层周围还有一些日本式的庭院,精致素雅,室内则仍然按照艺术家生前的状貌复原布置。一层主要是艺术家的工作室,十分宽敞明亮,也很高大。原先为了制作雕塑时的方便,部分地板是活动的,可以打开,使得体量比较大的作品能够下降到地板以下,只露出上半部分,继续进行加工。现在一楼展室的周围,还摆放着朝仓文夫小件的雕塑作品,如作于公元1910年(明治43年)的《看墓人》(青铜),曾在第四届文部省美术展览会上获得二等奖,以及其他参加历届美术展览的代表作,另外还有一件作于公元1921年(大正10年)的《梅兰芳》胸像(大理石)。至于一部分安置在其他地方的大型雕塑作品,或展出缩小的样稿,或展出完成后的照片,以窥全豹。
一楼的书房内,从地板到天花板都是书架,架上排着满满的图书,空隙处摆放了几件小型的动物雕塑,屋内充满了文化气息。我们注意到在一楼接待室正中上方悬挂着一幅横披,上面写了4个篆字:“神在个中”,一望而知是中国著名书画篆刻家吴昌硕的手笔,同样在3楼的客厅中,也悬挂着一幅吴昌硕临写的石鼓文,此外在朝仓文夫的收藏品中还有若干件吴昌硕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在那幅横披4个篆字的后边,有吴昌硕书写的一小段题记:“朝仓先生造像持赠,书此志感,辛酉秋,吴昌硕时年70有8”,按“辛酉”为公元1921年(民国10年)。那么何以在这一年吴昌硕要书赠一位不曾谋面的异国雕塑家呢?
事情还要从“西泠印社”说起。在中国浙江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的孤山,有一幽静典雅的去处,这里便是名闻遐迩的“西泠印社”。“西泠印社”是一个专门研究金石书法篆刻的学术团体,早在晚清光绪30年(公元1904年)由篆刻家丁仁、王礻是、吴隐等人为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目的而倡议发起,此后经过了10年的策划与筹备,终于在民国2年(公元1913年)于杭州正式成立,与会者一致推举著名书画篆刻家吴昌硕担任首任社长。“西泠印社”开展的活动,不但在中国团结了很多同道,而且声名还远播东瀛,引起了日本艺术界、学术界的关注,两国学者间相互多有过从,切磋印艺、交流学术。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日本的同道特地聘请雕塑家朝仓文夫为吴昌硕做了一个青铜头像。这个头像完成之后,便安放在靠近“西泠印社”北门的被称为“缶龛”的洞窟内,其身躯为石质。这件往事在当时的报纸及郑逸梅所著之《艺林散叶》一书中都有所反映。但不幸的是朝仓文夫所作的吴昌硕青铜头像在公元1966年那个“史无前例”的年代中被砸烂了。
由此看来,现在保存在日本东京“朝仓雕塑馆”内的吴昌硕所书“神在个中”的横披,显然是当初他对朝仓文夫为其造像所作的答谢,而其余朝仓文夫收藏的吴昌硕书画作品,则说明了这位日本雕塑家对吴昌硕艺术的热爱。
朝仓文夫为吴昌硕造像时,前者为39岁的壮年,后者已经是78岁的老人。吴昌硕和朝仓文夫可算是两代人。不过朝仓文夫为吴昌硕所做的头像已然毁于“文革”中,而吴昌硕为此答谢所书写的字幅,却仍然完好地收藏在朝仓文夫的故居内。参观完“朝仓雕塑馆”出来,实在教人生出万千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