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文学院著名学者祁志祥对人学、文学、美学进行了广泛、深刻的研究,不仅在学术领域创立了自己新的视角,并且在十几年来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论文,出版了《中国古代文学原理》、《中国美学的文化精神》、《佛教美学》、《美学关怀》、《佛教与中国文化》等多部有影响的专著以后,日前又推出了47万字的《中国人学史》(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
祁志祥目前任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他认为,文学有一个著名的命题:文学是人学。而美学中又有一个流行定义: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讨论文艺学中人性的表现,探索美学中的本质,不弄清人性、人的本质是根本不行的。在一些文学、美学的论争中,祁志祥发现有什么样的人学观、本质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学观、美学观。人的本质是讨论文学、美学本体论的前提和元范畴。因此,祁志祥在研究文艺、美学本体论时一直关注人学问题,这也是祁志祥文艺美学研究的逻辑延伸。
在解释“人学”、“人性”、“人的本质”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上,祁志祥说,“人性”、“人的本质”都是“人学”的一部分,而且是核心的部分。“人学”通常是指人性论及其相关部分,包括人生观、人治观、人类社会理想论。其中,人性论是核心,人生观、人治观、人类社会理想论是其现实运用。人性论主要回答人是什么,人生观思考的主要问题是人怎么活得像个“人”和人的行为准则,人治论包括“自治”的修养论和“他治”的政治论,“自治”论追求的是保存善性、去除恶性,“他治”论讲究“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类社会理想论则把符合人性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视为理想社会。
祁志祥认为《中国人学史》一书的学术创新就在于对中国人学思想古今演变历史规律和时代特色的总体把握,这是对思想资料的反复沉潜玩味中提炼出来的。先秦人学多元而务实,两汉人学既有所拓展,又走向悖谬,六朝人学继续增益与深化,唐宋至明初的人学在前行中复古,中明至鸦片战争时期的人学走向反叛和启蒙,近代人学在借鉴西学中反叛传统,现代人学交织着启蒙与救亡合一与分裂的双重变奏,当代人学从人的失落走向人的回归。此外书中的论述打破了过去的思想史按年代顺序罗列述评对象的结构框架,将每一历史阶段的述评对象按学派属性和思想属性归类,如先秦分“儒家的人学”、“法家的人学”、“道家的人学”,两汉六朝增设了“道教的人学”、“佛家的人学”等,同时在个案研究方面也注重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