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请简单回顾一下,在清华大学出版社与微软出版社合作的进程中,您觉得清华的最大受益是什么?这种合作与通常意义上的合作有什么不同?
李家强社长:从1992年到现在,清华社与微软的合作一直没有断过。按道理来说,清华至少目前来说,仍是以计算机图书为主的出版社。计算机图书与计算机技术联系是相当紧的。清华更看重微软的软件技术,这在全世界是排第一的。微软出版社本身并不是一个营利单位,它主要为微软的产品提供另外一种服务,跟清华不同,我们是以出书为目的。总的来说,与微软10年的合作,清华社是受益匪浅的。1992年,清华社的发行码洋,也就2000万不到,通过这几年的与微软的合作,清华计算机的牌子做出来了,如果当初没有微软的windows3.0/3.1,清华的计算机图书的品牌,还不会这么快脱颖而出。
清华大学出版社与其它出版社的合作,一般比较简单,基本就是版权的交易。而与微软出版社的合作,则有些不同。这与它自身的定位有关。微软可能会对你图书产品的制作、宣传,以及图书产品在市场中的表现有所关注。微软对图书产品的重视,比别的出版社要高。
记者:今后,清华与微软双方的合作在形式和内容(层次、深度)上会有哪些新的突破呢?
李社长:我们两家的合作,应该说是比较稳定的。从现在来看,清华与微软的图书版权交易,是一种很好的合作方式,至少目前来看,还是有它的优越性的。当然,在保持合作方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我们在内容上会有一些改进。比如会注重图书策划方面的合作,如图书选题的策划、图书营销的策划。这些方面,我们双方的合作会有些新内容。
记者:清华与微软两家知名度都很高,这种合作对整个中国计算机图书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从另一方面,我们又可以看出中国计算机图书市场存在哪些问题?
李社长:从1992年到2002年,清华与微软的合作已经有10年了。1992年合作,1993年出书,我们的合作开创了中国计算机领域与引进版权的先河,也是在这个领域里第一次尊重知识产权,是肯定国外知识价值的一个先例。当时国内影响很大。当时跟微软合作出的一些书的定价相对高一些,这是根据知识去定价格的一次有益的尝试。我们不是根据书的厚薄来定价,这也是跟美国的图书定价方法有很大关系。这对以后图书的出版有很大的影响。以知识的含量来定价的观念,现在对出版社来说,还是没有真正能够深入人心。
从目前来讲,外版图书(微软图书),对中国中高端技术计算机图书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国内的应用水平以及国内的作者跟国外比都有差距。很多情况不是国内作者写不出来,而是他们不愿去写。在国外有一些职业作者,是一辈子写书,可以通过写书来挣很多钱,可国内许多作者,除了谭浩强等极少数外,其他作者到不了那个水平,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计算机图书的高水平作者群,这个人才市场还没有形成。
现在的计算机图书市场,还是一个大图书市场,细化不够。图书的针对性不强。所以,尽管图书数量很多,结果是一堆图书挤成一团,读者自然是无法分辨了,不知如何选择。
记者:对于清华与微软合作的前景,您如何评价?
李社长:从目前来看,清华与微软的合作还是比较平稳的。当然,这中间也有一些小小波动。1997-1999这两年,外版书往下走。这也涉及清华的重点战略调整,速度慢下来了。1999年底开始,清华受人力资源所限,发展速度没有什么变化。2000年,加大合作的力度。2001年,跟微软的合作的规模比较大。
毕竟清华与微软是有很好的合作基础。一方面,微软的技术与微软的产品,在中国用户中的认可程度高,当然图书这一块,读者也是比较认可的。再说,清华大学出版社也是国内的知名出版社,清华的计算机图书,也是全国的一块牌子。微软需要清华的牌子。
微软现在在国内主要与清华合作,大部分的书,尤其是一些关键技术的书是在清华出的。一个是微软有它的开发技术,有它的开发平台,披露微软开发平台技术信息的书,技术标准的书,这对中国用户是不可或缺的。虽然它的可读性不一定很强,但它是必读的,有用的。另外一方面。微软在全世界有很多客户,他们需要的不是开发技术,而是应用技术。推出这些书,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书。另外一个合作的原因,是全球都在用微软的软件。微软的技术认证标准是得到全球认可的,市场上的规范基本是微软的规范。所以,在教育认证方面,对清华来说,也是极有前景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在这一领域能做更多的事情。
我们除了图书产品的合作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合作。如在培训方面,清华与微软会有一些合作。因为培训考试,必需有教材,我们来做这种后续的工作。
所以,从长远来看,清华大学出版社与微软中国出版社合作前景应该是乐观的,仍有很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