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基本分析:中国内地童书出版得天独厚,总量增长高歌猛进。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童书出版界更是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国家主席江泽民多次指示、批示要抓好少儿出版。1996年6月1日,江泽民主席专门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建社40周年题词“出版更多优秀作品鼓舞少年儿童奋发向上”。国家有关部门根据江泽民主席的指示,把少儿读物与长篇小说、电影电视一起作为“三大件”来抓。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连续5年召开全国少儿出版工作会议,凸显了童书出版的重要地位。新闻出版总署在制订和实施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专门把少儿读物出版作为“需要特别重视的内容”的第5条,把少儿读物出版作为四个单列的子系统规划之一。在被称为“1200”工程的国家“九五”规划的1200个项目中,列入少儿读物选题85种,占规划总数的7%。1996年,国家又启动了“中国儿童动画出版工程”,简称“5155工程”,建立华东、华北、中南、东北、西部5个动画出版基地,出版15套重点大型系列儿童动画图书,创办《中国卡通》、《北京卡通》、《少年漫画》、《漫画大王》,《卡通先锋》5种动画刊物。1996年10月,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主办了“中国少儿出版物成就展”,全国26家少儿出版社、有少儿出版业务的80家综合出版社、100多家音像电子出版单位、100多家少儿报刊社,组成29个展团参展,展出了少儿图书、少儿报刊、少儿音像电子读物2万余种,这都是历史上没有过的。正是在这种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中,童书出版如雨后春笋一般,茁壮成长。20多年来,童书出版界出现了多个“由二进三”现象:由1978年的两家少儿社,发展到现在的30多家少儿社;由过去只有200多名专业人员从事少儿出版工作,发展到现在的3000名专业人员从事少儿出版工作;由过去200来位儿童文学作家,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位儿童文学作家。根据《中国出版年鉴》的统计数据,中国童书出版物的年出版品种,由1950年的466种,发展到1980年的2446种,到2000年已达到7004种。另一组数据显示,从1995年到1997年,中国内地的童书出版物呈逐年递增趋势,总印张数也呈逐年递增趋势。从1996年到2000年这5年,童书出版总量达10.14亿册,平均年出版童书2亿册。毫无疑问,从数量上说,中国童书出版已告别“短缺出版”,中国已进入童书出版大国行列。
第二个基本分析:中国内地童书出版巅峰将过,过剩出版业已形成。
尽管从整体上说,中国童书出版的发展势头令人看好,但是,它的顶峰期即将过去,童书总量已由短缺转为过剩,《中国出版年鉴》显示,从1997年到2000年,中国内地童书出版的总册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国童书出版行业的利润正在下降,库存已成为全国童书专业出版社负责人最头疼的问题;从市场的情况来看,以北京最大的零售书店——北京图书大厦的统计数据看,少儿部的图书销售码洋,1999年为960万元,2000年为1535万元,比上年增长59.8%;2001年为1780万元,比上年增长16%。虽然销售额呈上升趋势,但增长的比例却在减缓。2002年一季度,销售同比增长只有7.3%;而春节期间的少儿文学类、少儿百科类销售,分别下降了15%和18%。数据说明,童书市场需求逐渐下降,全国童书出版的高速增长势头将明显放缓。
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极大地改变了新一代少年的阅读习惯和获取信息的方式,纸媒体阅读受到极为严峻的挑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1年7月的统计数据,中国现有学生网民600万人,比6个月前上升了2%,即增加了30万人,这一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另外,电影电视仍然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从纸媒体这里吸引了大量少儿读者群。谈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出访日本时一件感触很深的见闻:我们到日本一所学校参观,这里的设施相当齐全,非常现代化,该学校的图书馆,建造得美仑美奂,藏书甚丰。我问馆长,一个月能借出多少本书?他的回答大出我的意料,仅仅两本!日本是童书出版强国,又创造了这么好的阅读环境,为什么吸引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原因可以细究,但有一点不容置疑:日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的童书出版人能否未雨绸缪,拿出应对时代变化的良策呢?
第三个基本分析:中国内地童书市场面临重新洗牌,“四狼夺子”触目惊心。
中国进入WTO后,童书出版是内地出版竞争最激烈的一块。编辑童书图书门槛低,读者数量大,这一特点吸引了众多淘金者的目光,而全国的童书专业出版社,虽然站在21世纪的入口处,却远没有达到质的升华,一省一社、分散全国、实力平平、核心竞争力普遍较弱。近两年,专业童书出版社图书的销售额在逐年下降,市场份额逐渐缩小。全国少儿社图书销售在北京图书大厦少儿类图书销售所占比重,由1998年开业时约占51%,下降到2001年的28%,以致于在2000年北京图书大厦畅销书排行榜上,前70名都没有少儿社的图书。童书图书市场格局所发生的这些变化表明,少儿专业出版社的主体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经过一段安逸富足的好日子后,专业少儿社突然感到危机环伺,只能痛则思变,奋起迎战。田园诗式的竞争时期已经过去,中国童书出版“质”的硬碰硬的较量已经开始。京剧有“四郎探母”,现在童书出版是“四狼夺子”,这个“子”,指的是少年儿童。这四匹“狼”是:
“少狼”,即国内的专业少儿出版社。他们由早期的协力对外,防止他人插足转为内部互相激烈竞争,这种真刀真枪的竞争,一是表现为“克隆”,我出了一个市场叫好的新选题,你马上仿制,比如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大世界系列”、21世纪出版社的幼儿挂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大迷宫”系列,被纷纷改头换面,重新粉墨登场。竞争的结果,使最先创新的出版社难以垄断市场和利润。二是表现为“挖版权”。版权是出版社的“传家宝”,自然令人垂涎,《上下五千年》、《小兵张嘎》等国内历史悠久、影响极大的品牌图书版权纷纷易主。
“老狼”,即国内老牌出版社。他们凭借其品牌、人力、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回过头来建立少儿读物编辑室。特别是以东师社、外研社,辽教社为代表的大学出版社,教育出版社,近年来在少儿教育图书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已占据优势地位。
“独狼”,即个体书商,他们作为所有制成分中的一员,已经成为整个出版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个体书商以种种合法的或不合法的、正当的或不正当的手段,冲击着国有出版的一统天下。他们经手的出版物,其内容由社会读物、文艺图书领域向童书出版领域转移,他们自行组织编辑力量、策划力量,通过比出版社远为灵活的销售手段和渠道铺开市场,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
“洋狼”,即用种种办法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外国出版社或传媒巨头。迪斯尼公司、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贝塔斯曼集团、麦克劳-希尔、培生教育集团等等,他们通过合办刊物中文版、开办读者俱乐部、成立文化公司、开展版权收购等形式大举抢滩,其资金实力、图书质量、管理方式、市场营销水平都是内地童书出版界难以一争高下的。
第四个基本分析:中国内地童书出版合纵连横,大少儿文化战略天地一新。
处于竞争旋涡的国内少儿专业出版社,毕竟有着多年的童书编辑经验和对少儿市场的深入认识,他们凭借小、快、灵的特点,开始积极尝试机制创新、体制创新、观念创新,寻求更高级的管理手段和运作水平,并跳出单纯编书的圈子,从大少儿文化产业的高度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前进方向。
一,开始打造自己的市场版块,寻找区域同盟,稳固区域市场。如华东六省的少儿社组织的图书订货会,基本控制了华东地区的进书主渠道(仅浙江少儿社订货码洋高达1000万),使华东六大少儿社整年的利润有了保证。
二,社际合作日见频繁,自发积极尝试优势组合、利益均沾,如希望出版社和海燕出版社联合进行教辅读物的开发;明天出版社和接力出版社合作出版《廊桥遗梦》续集;21世纪出版社与中国青年出版社合作成立“东方幼狮文化有限公司”,专门开发青少年市场。还有的少儿社与国内美术社合作,以自己的文字优势与美术社的图画优势结合,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三,纷纷跨地区经营,进京设立“窗口”。2001年3月,明天出版社在北京购房350平方米,注册“北京火狐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9月,接力出版社的《闪亮学生报》在北京正式创刊,并于10月建立了第二出版中心,其总编辑常年在北京办公,就地寻找、编辑选题,就地出版、印刷、发行图书。一大批少儿社“入世”先“入京”,纷纷利用北京丰富的出版资源进一步扩大本社的品牌和实力,这一景象成为2001年中国少儿出版界的十大新闻之一。
四,少儿传媒集团浮出水面。2000年5月23日,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和中国少年报社这两个具有半个世纪历史的名社大社强强联合,组建成为中国最大的少儿专业传媒集团。她拥有“三社五报十刊千书一网一栏”的传媒实力,即拥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少年报社、中国少年儿童音像出版社三个社,出版5张报纸、10种少儿期刊,年出版1000多种图书及音像多媒体制品,开办有“中少网站”(www.CCPPG.com),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合作开办“知心姐姐”栏目。组建总社的目的,是要把中少总社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少儿特色、时代特色的新型、大型少儿专业新闻出版集团,办成具有强劲市场竞争力的、中国第一品牌的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基地。
总社在管理制度上推行“扁平化管理”和“中心化运作”,强调运行机制的直接有效和快速反应,总社下设新闻中心、期刊中心、图书中心、资讯中心、策划中心、管理中心、研究中心、财务结算中心等8个中心,由社领导分管。总社实行扁平化管理,对资源的流动和整合实行宏观调控。每周举行总社管理委员会例会,形成制度或决议立即向下推行,实行与部门、市场情况的直接接轨。
目前,总社正积极寻求跨地区扩张兼并、跨媒体经营和文化产业延伸三方面的集团式规模经营之路,并在发展中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总社已兼并、重组了三家地方少儿报刊,扩大了地域性的发行队伍;适时扩大规模,创办新报、新刊、新社、新网站,重铸产品链条;组织少年儿童活动,打响品牌、扩张集团的无形资产。
第五个基本分析:中国内地童书市场战国争雄,境外资本大举进入势所必然。
中国加入WTO后,境外资本涌入中国出版市场的程度和力度正进一步加大。合作方式已不局限于早期的版权买卖,而偏向于资金投入为主,通过与国内相关社、店多元合作经营的方式,逐步占领中国市场,扩大在华消费者群体。此外,国家已率先放开图书零售和批发市场,外国资本可以较先进入物流行业。他们很可能从控制终端市场入手,转而影响图书的编辑工作。从而出现下游控制上游、营销反弹出版的局面。
多年来,国外出版集团苦心积虑的长线策略目前已取得成效。如贝塔斯曼集团,在进军中国的过程中,对图书、音乐俱乐部与电子商务进行资源整合,用最直接的方式把客户导入贝塔斯曼所有的产品和服务平台。他们与中国科技图书公司合资建立了贝塔斯曼书友会,通过网络向会员提供好书推荐信息以及为读者提供缺书登记,送书上门服务。目前,贝塔斯曼在中国拥有150万会员,这一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他们用快速回款、订货量大为条件,一方面从出版社争取了更低的折扣,另一方面尽量让利给读者,从而吸引了更多会员的加入。他们拥有先进的会员管理系统,能对读者的喜好、需求进行跟踪,确定对其的销售策略,贝塔斯曼俱乐部对传统的新华书店发行销售主渠道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最近,他们又投资5000万美元,准备与上海合作建造中国最先进的印刷厂,控制出版下游市场之心昭然若揭。麦克劳-希尔公司在中国内地高校教材市场占据了优势地位,目前已有200多所高校使用他们的教材,最近又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合作建立了合资公司。培生教育集团向中国输出的基本都是计算机、英语、中小学教材等,他们积极与地方出版社联合,攻占地方中小学教材市场,目前正在着力推广一套个性化教学多媒体软件。杂志作为中国内地媒体最薄弱的一环,更是受到外资的格外垂青,现在他们的目光主要停留在中国内地年轻人市场,其与内地机构合办的关于时尚、饮食、电脑方面的杂志销量可观。目前在少儿领域有《米老鼠》、《迪斯尼少儿英语》等为数不多的杂志,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可以想象,一旦他们大举进入少儿图书、杂志市场,将给国有出版社造成怎样的威胁。
第一、中国内地童书出版,在质的竞争上要有超越。
21世纪初,中国内地将出现新一轮的大规模的出版改革热潮,实现出版改革“质”的突破。对于专业少儿出版社来说,首要的工作是培养核心竞争力,提高门槛,打赢硬碰硬的仗。在过剩出版时代,只有在选题、编辑、策划、营销等方面不断创新,特别是提高童书内在品质,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良好局面,才能超越一般的恶性竞争。中少总社要求每个编辑部,都有一种重点书、一种畅销书,并将其作为考核编辑部的硬指标。与图书项目负责人签订经济责任书,将个人收益与图书整体效益紧密挂钩,赋予他从选题策划到宣传营销一条龙运作的能力。总社还成立专门的策划部,为图书量身打造营销策略。
第二、中国内地童书出版,在人力资源开发上要有质的飞跃。
中国童书出版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现在我们缺少现代化素质高、国际交往能力强、会经营、懂管理的出版家群体,缺少既懂业务,又懂经济,熟悉少儿心理的复合型人才。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培训,举办经常性的新知识讲座,在全体员工当中掀起头脑风暴;另一方面,主要靠建立一整套挖掘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机制。中少总社在用人制度上,对内推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即部门负责人两年一聘,由总社管理委员会考评,只要有心一试的员工,都可以投递标书,平等竞争。部门推行部门主任、主编负责制、图书项目负责人制。主任确定后,自行“组阁”,自主决定自己的团队。对外试行社一级负责人对社会招聘制度。2001年新春,中少总社进行了中国内地新闻出版界前所未有的人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选聘副总编辑、副总经理共两名社领导,要求年龄在40岁以下,硕士学历以上,精通外语、计算机,谙熟新闻出版业务或市场操作、资本运营之道。消息在各大媒体公布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和考察,两名年轻同志进入总社领导层,一位主管新闻中心的工作,一位负责资本运营、筹建股份制公司工作。此举必将吸引更多优秀高级人才前来加盟。
第三、中国内地童书出版,要架构新的产业链,做大做强大童书出版。
现在内地童书出版社多数依靠发行经济,俗称“一条腿走路”,产业链条单一、脆弱,抗风险能力差,超速发展能力差。中少总社凭借集团的优势,力图重铸产品链条,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是贯彻以主报、大刊、重点书和畅销书为核心的主业发展战略。确定《中国少年报》这一国内少年第一报作为报纸群的主报,其他少儿报纸放开,采访、编辑、发行由编辑部一条龙运作;确定《婴儿画报》、《幼儿画报》两种在低幼年龄段市场发展不错的期刊为社内重点扶持期刊,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鼓励她们成为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名刊大刊”;确定文学、科普、低幼、引进四类为图书重点发展对象,为之专门召开工作会议,专门制订发展规划。
二是调整现有赢利模式,从单一的“发行经济”向“广告经济”、“服务经济”过渡和转变。目前总社报纸广告收入仅占报纸销售收入的8.5%,期刊广告收入更少。虽然少儿广告发展难,但也要看到,目前少儿广告处于不规范的市场运行中。我社为广告经济提供政策支持,为广告客户提供更大的合作空间,用多种活动方式、书报刊互动的宣传营销方案,吸引客户的投入。
“服务经济”,即从大服务的视角,审视我们的注重少儿出版相关产业的开发。如我们利用拥有中国少年第一报的优势,与中国最好的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开办中国少年新闻学院;将原报纸的品牌“知心姐姐”发展成具有鲜明原创特点的“亲子共读”刊物《知心姐姐》,获得了中国千万个渴望亲子沟通、师生沟通的家庭和学校的喜爱,总社同时在全国开办有300多家知心家庭学校,以刊辅学、以学促刊。总社还为全国的城市孩子提供了四个体验自然、体验成功、体验快乐的体验教育基地,以总社的另一个品牌“我能行”冠名,现在这一项目大受欢迎。
第四、中国内地童书出版,要学习资本运营,尝试资本运作。
现代企业经营活动的灵魂是资本运营,即以资本的循环和周转来实现价值的增值。我国童书出版业要迎接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挑战,获得超常规发展,就必须走资本运营的道路。在美国,到2001年10月,出版业上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