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由一批多在90年代获得博士学位的、在学界有影响的中青年学者编写,在编撰体例及对作家作品的评价方面,有一些新的独到见解,而非照本宣科、人云亦云;文字表述虽是思辩的却无学究气,虽是学术的却又清丽灵动,没有过于艰深、佶屈聱牙的语言,洋溢着一股新鲜的气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此书融合了90年代以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以及作者个人的研究心得,体现了新一代学人的学术视野和眼光。注意避开意识形态对文学本身的遮盖,不像传统文学史那样笼罩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下。书中也没有亲历过“文革”那一代学者的痛切、强烈的感情注入,也没有哗众取宠,刻意求新,而是以相对平和的心态、冷静、客观的笔触,力求回到文学自身,再现从1917到1949年30年间文学的本来和真实的面目。
该书既以浓墨重彩倾力再现文坛巨子的精神风貌和名篇佳作;又惜墨如金,简笔点击较有影响的文学才俊;对近年来正被逐渐发现、研究和成为热点的内容,例如张爱玲、周作人、《围城》等,在篇幅和评价上作了进一步的强调;对那些在当时知名度极高并产生了重大影响,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被忽视或回避的作家、流派,比如以张恨水为代表的礼拜六派等,则给予了应有的介绍和关注;同时勾勒出各种文学样式独特的流变轨迹,文学流派的潮起潮落以及文学风格的前承后继。着重于为现代文学史的教学提供基本的事实与发展的线索,脉络清晰,基本知识交待清楚,既适合讲授又给教师的发挥与学生的思考留下充分余地,是一本优秀实用的教材。
这本书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收入了上百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以文字和图像两种叙述方式与读者对话,极大地扩充了文学史的叙事空间。
郑振铎在初刊于1932年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的例言里坦言,他费力搜求插图,除为了“增高读者的兴趣”外,更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在那些可靠的来源的插图里,意外的可以使我们得见各时代的真实的社会生活的情态”。尽管文学史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追踪人物和事件背后的关系、观念或者规律,但其关照最终仍须回归到对具象的描述。仅仅凭借白纸黑字的文字描述,人们很难想象出那些曾经活生生存在过的环境,以及那种环境中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状态。而图片是一种直观的叙述方式,通过对其具象的描述及对画面背后隐藏东西的发掘,可以有效地将气息生动的历史现场和永恒的瞬间还原出来。
这些图片中有梁启超、茅盾、老舍等人的手稿,圈点批抹中透出墨香;有《新民丛报》、《小说月报》、《创造季刊》等刊物的封面,当年聚集在他们周围的年轻人恍若身边;有鲁迅故居书房、上海爱文路夏衍故居,我们如此熟悉的作品的诞生地;有孕育了沈从文的湘西凤凰县那宁静而充满灵气的河流小楼;有郁达夫与王映霞、鲁迅与许广平、丁玲与胡也频等文坛情侣,使人深味其生活和作品中爱恨情仇的挣扎;有鲁迅、巴金、老舍、李金发、戴望舒、萧红、张爱玲等等如雷贯耳的名字的主人的肖像,那些他们正值风华正茂时期的照片;以及许多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的封面和插图:十里洋场,旗袍马褂,烈焰红唇,勾勒出二、三十年代都市生活的时尚。
一幅幅图片,就像一个个迅速闪回的镜头,使读者看到、感觉到、触摸到、甚至嗅到那个时代的气息和那个时代的文学;仿佛尘封了多年,已经渐渐被世间遗忘的珍宝,又一次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而那眼睛里,盛满了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