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的合作包括:构建一个地铁系统的出版物发行网络,使其成为出版物一个重要的分销渠道;投资兴办多个连锁式的大型图书音像超市,并以中信文化拥有的大量影视作品、音像制品、演出等资源,在图书音像超市内开设影吧、书吧等娱乐项目,成为北京市民文化休闲的新去处。
地铁在国外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交通上的便利,也培育了极富特色的“地铁文化”。但是在中国,这一领域目前基本是空白。在各个地铁站的大厅里面,除了一些广告之外,只有为数甚少的报刊零售摊点。
与此同时,中信文化体育产业有限公司与北京地铁集团公司合作推出的全国首份地铁报纸也将在近日内创刊发行。这是一份专门面向“地铁上班族”、仅在地铁系统内发行的综合性日报。中信文化体育产业有限公司负责宣传的陈小姐告诉记者,地铁日报的样报已经出来了。低调的她没有透露更多详情,说地铁日报只是她们开发地铁文化的一部分,该公司将来还会在地铁上开设书吧、影吧等。
记者还从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处了解到,参与北京首份地铁日报运作的是一家瑞典公司,它在欧洲已经有丰富的运作经验。地铁日报将免费发放,是报业经济极端化的表现。它的信息基本采用当地媒体的。这种免费报纸也是一种模式,对目前的收费报纸是一种冲击,虽然它的信息目前相对弱一些。地铁日报会把北京报业的门槛提高,使整个报纸生态、资讯含量都得以提升,报纸必须整合资讯,提供解读和判断。北京地铁目前只承担25%的乘客运量,地铁日报一时的冲击力还不是那么大。但到2008年,北京将建成180公里的地铁,地铁日报的市场前景非常好。它早上6点上市,9点发送完毕,争取的是作为北京主流的职业人群。喻教授认为,地铁日报必须以资讯取胜,力争成为北京人一个基本的信息来源。它是零价格,大家对它的挑剔可能少一些。一般来说,地铁里面有一张左右地铁报纸就够了。这种报纸是一家独大,它需要经济实力的支撑,是实力和规模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