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本书的诞生

2002-08-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邱华栋 我有话说
《废黄河》,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徐庄是一个读者还不熟悉的名字,但是我认识他已经有十六年了,而且,这十六年来他一直在断断续续地写作这本叫《废黄河》的书,这是当代作家中相当罕见的了。十六年以前,我还在新疆的一个小城市上高中,就和徐庄等几个朋友,一起阅读和学习写作现代派的小说,那个时候徐庄就已经显示了他卓越的文学判断能力和写作功底。现在,我可以丝毫不夸张地说,他的这本《废黄河》,是一部完全可以和拉丁美洲的文学巨匠胡安·鲁尔福,还有俄罗斯作家巴别尔相媲美的杰作。

进入九十年代,他这本书的出版相当的艰难,我自己的手头,就有三个版本,其中两个版本是他自印的:一个是银色封面的插图,手工装订,是徐庄为了叫出版社排版省心而专门制作的。这个版本中的插图相当的繁芜精美,徐庄只印了几本,我有幸拥有一本。这个时候这本书的名字还叫做《二十四气》。我和李敬泽为了他这本书的出版,想了很多的办法,也找不到一些机会,但是徐庄总是运气不好,没有出成。去年,因为出版社担心他这本书出版之后赔钱,突然决定不出了,于是徐庄一气之下自己印刷了二百本,里面的插图没有了,封面变成了红色的,他灰心丧气,想用这种形式来送送朋友,就算了结了。没有想到,今年终于有人慧眼识书,给他出版了,只是名字变成了《废黄河》。于是,一本已经自我诞生多年的书,终于领到了合法的出生证。

和《二十四气》这个名字相比,我一点也不喜欢《废黄河》,因为黄河有着太多的超出了这个名字的含义。而“废黄河”也太直白,没有“二十四气”那样有着很多的暗示,比如农业与节气,比如时间与土地,比如人类的劳作与繁芜,比如太阳与大地的流转。而徐庄的这部小说,就有着这样的信息、气息与品质。

一个人用十六年的时间来写作一本书,那么这本书中一定有独特或者执拗的东西。从结构上讲,这本小说类似于一本系列小说构成的长篇小说,它的结构和乔伊斯的《都柏林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它描绘了在已经废弃的旧黄河故道上的典型的中国乡村发生的故事。小说的时间跨度很大,基本上有接近百年的时间,一直到今天农村的当下生活,仿佛是历史的丰富切片。但是在单个的片段中,你只是能够通过小说中细节,才能够了解到小说的历史背景。它确实可以算作是一部简明的、断代的中国乡村个人生命的画廊史。在开始的几个篇章中,我还可以看到胡安、卢尔福的影子,到了后来,就完全是他自己了。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作家成长期间的微妙痕迹,一直到他长大成人。也许从小说的表象特征上讲,这本小说应该是一部乡村小说,这也是为什么在今天这个时代,这本书的出版如此困难的一个原因——今天还有谁愿意阅读描绘农村的小说呢?都市的“美女作家”们那充满情欲的尖叫和身体写作,已经吸引了很多人的窥视与注目。这是一个欲望和满足欲望的时代,垃圾比精品更容易出版甚至叫座的时代,谁会关心有真正文学品质的书籍?这是我们时代的困境与特征。

他的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极其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就是乡土中国人的基本形象,很多篇章,都有着令人发笑和落泪的遭遇和命运,都可以使我们看到在我们自己的意识深处的那种劣根与可悲可叹之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徐庄的这本书的效果类似于一剑封喉,用了一本书,就达到了一个令人眩目的文学高度,无论是语言还是小说的技巧,都是精心锻造的。徐庄写这本书,有时候一天只写几十个字,雕琢得令人恐惧。一本书出版了,只有我知道这本书背后的那么多的故事,我想有慧根的读者是不会遗漏品味一本绝佳的小说的机会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