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又想起鲁迅

2002-11-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李国涛 我有话说
常常是碰到一件什么事,你就会想到:鲁迅是了不起的。鲁迅在1909年出版了《域外小说集》,其《序言》上就说,“异域文术新宗,自此始入华土”,多么有意义。据说鲁迅和周作人合作的此一译本,是最早严肃介绍外国文学的开端,大国的、小国的文学,凡有益于中国,又力所能及的,都介绍过来。你不能不佩服这位先行者的眼光和气魄。到今年,遇到相关的一事,又使人不能不想起鲁迅。今年9月底,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名单一公布,全世界都有点愣神。对那位获奖作家,大都摇头。摇头不是因为不服气,而是不知其人。中国更是如此。许多报刊都这么说。近来报刊上虽然发了不少小文章,都不是说这作家如何,而是说不知道这作家什么事。读《中华读书报》(10月30日),有两篇关于那位作家的,也大体说不知,或知之甚少。那位作家是匈牙利人,名凯尔泰斯·伊姆雷。现在也有译为凯尔蒂斯的。据说匈牙利人的姓在名前,同中国人一样。那么,曾有人译为“凯尔泰斯·伊姆雷”,是不妥的了。我这里不说姓名译法,只说我们对匈牙利的文学知道得太少了。同日该报《文坛资讯》栏里有一则,题目为《我国东欧文学研究“断档”》,副题为《凯尔泰斯作品译者难觅》。这题目也说尽了现状。原社科院研究员兴

万盛先生说,外文所东欧室——“国内唯一的东欧文学研究机构”早在1996年解散,因为没有人干这一行了。现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有一个东欧语专业,但是只有外交、经贸专业,没有文学专业。匈牙利文学专家冯植生先生想查有关凯尔泰斯的材料,只能查到两行字。这现状真使人尴尬。

据介绍,东欧文学并不弱。一共有七位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且不说。鲁迅先生就一生都关注东欧文学,当然包括匈牙利文学。鲁迅的《域外小说集》中就收有东欧、北欧作家的作品,虽然那时他们的作品也没有英法俄美的作品引人注意。更不能不提的是,鲁迅在1907年写成的热情洋溢的呐喊文章《摩罗诗力说》里,大力介绍的几位诗人中就有波兰的密次凯维支和匈牙利的裴多斐。他在1925年写成的《杂忆》里还说到此事,还称前者为“复仇诗人”,后者为“爱国诗人”,并且说他们的“叫喊复仇和反抗”,影响当时的人心。我还想起上面说到的兴万盛先生,他在1981年发表于《鲁迅研究》上的大文《鲁迅著作中引用裴多菲诗文新考》,给我印象极深。据考,匈牙利作家裴多菲影响鲁迅甚大,鲁迅一生喜爱,直至晚年。他考出,鲁迅的名言“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同”,原来是从裴多菲诗句中来的。而今,像兴万盛先生那样研究匈牙利文学的人已经不多见,真是太可惜。我们看到的现实情况是,匈牙利文学已少为人知了。这有一个文学研究的布局问题。但是,是不是我们对世界文学有点太功利,或竟有点太势利了?我不敢说。我还想到,比如匈牙利人的姓名排列,鲁迅也早在《域外小说集·略例》中就指出:“匈牙利独先氏后名,大同华土”;但是“近则效他国,间亦逆施”。这就是说,姓名之事,鲁迅在90年前,已经向读者说清了。我们站到鲁迅面前,应有惭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