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多元并存的欧美现代文学

2002-11-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陈浩 我有话说
《欧美现代文学史》

何仲生 项晓敏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本《欧美现代文学史》(2002年第一版),虽然暂时还不能断言是一本优秀教材——这需要由众多使用者来鉴定,但其编写上的良苦用心及由此形成的特色却是在阅读中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本书虽然是集体编写,但决无有些集体编写教材常常具有的重复、矛盾甚至体例混杂的缺陷,这可见主编和编写者是把编写教材当作严肃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来做的。正因为此,本书在许多方面都颇具特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首先是如编写者所言,本书力求避免过多的主观因素,尽量做到客观、公允,能真实反映出20世纪欧美文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一点,特别明显体现在上下两编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内容设置以及上编对俄苏文学的介绍中。

在本书出版以前,国内也有关于西方现代文学史的教材出版。这些教材在篇幅比例的分配上,大都重现代主义而轻现实主义;有的干脆无视现实主义或将某些现实主义作家归入现代主义之中。作为对我们以前的文学史只关注现实主义而忽略现代主义片面性的反拨,这种将现代主义置于唯一重要地位的做法尽管有其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从客观、公允的态度来看,它毕竟是历史辩证过程中的另一个片面。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何仲生教授和项晓敏博士主编的这本教材,把现实主义视为20世纪欧美现代文学构成中不可或缺的方面,并作为上编内容作了详细的介绍。也许本书将布莱希特、纪德等人划入现实主义的做法是否恰当,尚可商榷;但有一点是无疑的,本书力图展现欧美现代文学的多元性而不是仅框定在现代主义一家,从而纠正某些读者把“现代文学”等同于现代主义片面看法的良苦用心,是值得肯定的。基于这种编写理念,本书上编特别重视对20世纪俄苏文学的介绍。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国内对俄苏“白银时代”文学的译介日趋丰富,但不少文学史的编写者看来似乎还需要有一段时间进行消化、吸收,而本书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本书不仅以新的研究成果对那些中国读者熟知的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等作家作出了新的分析,为中国读者尚不深入了解但对苏联文学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家设了专论,而且在概述部分对众多具有国际影响而中国读者不甚了解或几乎不了解的作家作了简要介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尔兰诗人希尼说过:“我们对现代俄罗斯诗歌的命运和幅度的认识毫无疑问已经形成了一个法官席,以后的作品都要在这里为自己辩护。从引语到论文和诗作,或作为论文和诗作的主题,或作为论文和诗作可靠的引证,我们今天有多少时候碰不上茨维塔耶娃、阿赫马托娃、曼德尔施塔姆和帕斯捷尔纳克的名字?”在希尼看来,这些俄罗斯诗人“少数派”的脚尖所抵达的地方,甚至成了后来者的文学创作和道德勇气的起跑线。从这一角度看,本书对现代俄罗斯诗人、作家的介绍,对中国读者的教益也许超出了狭义文学史知识的范畴,而具有我们正在提倡的人文精神的教育意义。就此而言,若说本书有什么不足,其中之一倒是对俄苏文学的分析介绍还欠详细,篇幅还可增多。

其次,本书在总体文学发展史的勾勒与各文学流派介绍的平衡上作了较为成功的尝试。上下两编和每章前面都有概述,特别是每章的概述融流派的特征分析与流派的发展分期为一体,使人感到线索清楚但又要言不烦。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本书根据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各自的特征对其作了不同的编写处理。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尽管已经吸收了其他文学流派的某些创作技巧,但总体上仍然呈现出与现代主义不同的鲜明特色,所以上编的现实主义部分以国别为纲展开分析;而下编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部分,则因考虑到现代文学思潮、流派的跨国界性质,故改变体例,以文学流派为纲进行论述。这种编写处理当然未必能说尽善尽美,但与编写者的以下两个观念是一致的:一是体现歌德、马克思提出的“世界文学”概念,上下两编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无论以国别为纲还是以流派为纲,都真实反映了20世纪文学超国界的交融、汇合但又多元并存的格局;二是体现了对现代主义各文学流派的形式化特征的概括,因为现代主义致力于新的文学表现形式的实验,使现代主义的各种流派呈现出重形式甚于内容的共同特点。本书把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分别视为重文学内容和重文学形式的两种倾向,这对个别作家和作品的分析可能带来某些偏差,不过总的说来是既合理又实用的,有利于读者了解“现代文学”多元性格局的同时,又能简明扼要地抓住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此外,本书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所作的明确而妥当的划分和介绍,进一步增进了读者对欧美现代文学复杂性的认识;而紧扣作品对作家生平的介绍,则有助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了解和欣赏,这些都不引人注目却体现了编写者认真负责的态度。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书配有大量插图。这些插图有作家肖像、原版作品的书影或插图、改编成电影后的海报或戏剧演出的剧照等,使人在阅读过程中既赏心悦目,又增加了感性认识。就我们所见,图文并茂的文学史在国内还不多见,所以本书尤其值得向读者推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