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质量仍是第一武器

2003-04-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杜若岩 我有话说
计算机图书零售市场经过持续的激烈竞争后,已经进入了持续的疲软时期。面对这种市场局面,各出版社都越来越重视计算机教材的建设——计算机教材的空间恐怕绝大多数的其他计算机图书都不可望其项背,人民邮电出版社一位出版人说“教材出版已成为出版业的兵家必争之地”。各家出版社都在各显神通,用尽办法在教材市场有所建树,以图分得一杯羹。因此这势必造成教材市场的过度竞争。

我们不无担忧地看到,目前的计算机教材市场已有鱼龙混杂、恶性竞争的苗头出现,编写仓促,水平不一,特点模糊,过度宣传往往会让读者和学生摸不着头脑,分不清优劣,难以选择,要想得到一本好教材,有时更需要的是运气。

在竞争激烈的计算机教材市场上,各路“神仙”如何动作?竞争的方法是全方位的立体攻势——有各种各样的品牌策划、内容提高、广告宣传、公关传播、研讨会/路演等市场活动、合作联盟等等,几乎把每个角落都顾及到了。传播目的万变不离其宗,就是抓住关键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在对多家出版社进行采访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教材质量”这个词汇成了最核心的关键词。

“廉颇”未老 质量第一

清华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清华社”)在教材出版从两个方面加强切入,首先是从教材本身的质量入手。面临市场上众多竞争者争相延请名师写书的威胁,清华社认识到必须在质量上形成自己的特色。

为此,清华社从2001年开始在教材组稿方面采用“研究先行”的思路,即在确定选题和作者之前,先从事市场和教学现状的充分研究工作。将教材建设作为研究课题立项,将教材的编写作为系统工程组织。例如清华社曾经投资20多万与中国计算机学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会法,参照美国ACM和IEEE/CS最新发表的《Computing Curricula2001》,结合近10年来国内计算机教学发展的经验和现状,联合制订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简称“CCC2002”)。CCC2002的制定,以及配套教材的编写,为出版社出版高质量的教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清华社不但计划将CCC2002的研究持续下去,还将支持一系列课题的研究工作,以期形成清华社的学术品牌,使得清华版计算机教材的质量能够稳固地保持自己的优势。

其次,是扩大教材内涵。多媒体、网络等多种传播介质已经日益普及,清华社提出了“立体化教材出版”的概念,在传统主体教材之外配合学生用多媒体光盘和教师用多媒体光盘,扩充了传统教材的内容、丰富了知识传播的手段。与某些出版社的“天价”策略不同,清华社对采用本社教材的教师免费赠送教师用多媒体光盘,方便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充分掌握。另外,明年清华社还将为其教材的用户提供基于网络的服务支持,届时清华社出版的计算机教材将附有随书账号与密码,读者可以用这个帐号和密码通过网络获得出版社的教学支持。目前,清华社正与国外著名出版集团洽谈合作事宜,计划将国外业已发展成熟的网络支持平台移植过来,并进行相应的改造,形成自己的网络支持平台。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

谈到计算机教材市场上的问题,清华社计算机教育事业部主任张龙认为,目前市场上还存在着“条块分割”的问题,比如说“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有的出版社联合几所高校出版一套教材、并在这些学校中指定使用该教材,却忽视了这套教材的质量如何,这是一种类似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做法。其结果是造成了市场上教材的水平重复,竞争不以质量为主导因素的不健康竞争环境。

新秀的精品情节

正在积极进入计算机教材市场的中国电力出版社(以下简称“电力社”)应该说是计算机教材市场上的新秀,据电力社计算机编辑室主任杨伟国介绍,该社将力求“在高校教材、高职高专教材方面有所突破”。目前电力社从事计算机教材工作的人员已经有20余人,其中编辑10人左右。电力社看到,自己在计算机教材方面起步较晚、经验不足。这种劣势一定程度上也是“没有包袱,可以轻装上阵”的优势。杨伟国说:“我们要集中优势兵力,出精品教材。”

去年,电力社组织全国10余所高校的老师编写的“高等学校培养应用性人才教材”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电力社认为:进入21世纪后,世界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中国也要将高等教育逐步推向大众化。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国家培养国际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大批有规模、有实力、规范化,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高等学校也获得到了长足发展。这类高校办学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按照新时代需求和当地的需要来培养学生,他们重视产、学、研相结合,并紧密地结合当地经济状况,把为当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办学的主攻方向。这类学校的教学特点是,在教授“理论与技术”时,更注重技术方法的教学。在教授“理论与实践”时,更注重理论指导下的可操作性,更注意实际问题的解决。为满足这类高校的教学要求,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根据教育部有关重点建设项目的要求和相关教学大纲,电力社组织了多年在这类高校中从教,并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资深教授、高级工程师、教师来编写这套教材。

电力社希望通过这套教材的编写解决多年来在教材中存在的过深、过高且偏离实际的问题。这套教材从“实用、适用”的角度体现了电力社在计算机教材方面的精品意识,把对目标读者学习结果负责的精神充分展现在其中,也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在2002年整个市场下滑的情况下,电力社仍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计算机图书的销售比较令人满意。“当然,由于我们的规模尚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杨伟国说:“计算机教材市场的问题主要是教材品种多样,质量参差不齐,教材重复建设严重,造成教材市场混乱。”

内引外联,后来居上

面对需求巨大的教材市场,人民邮电出版社(以下简称“人邮社”)明确提出,要抓住时机,找准市场定位,把品牌优势和专业出版优势转化为教材出版优势。人邮社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学校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理念,对原有教材进行改革,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材更新为后来的出版社进入教材领域提供了契机。教材需求的扩大使任何一家出版社都不可能独占教材市场。但这种契机同样包含着挑战,教材出版、特别是高校教材的出版门槛较高,没有特色的新教材学校不会采用,所以找准定位十分重要。

人邮社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把大学本、专科信息技术专业教材作为出版教材的突破口和重点,陆续规划出版了“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高等学校计算机教材”、“高职高专现代信息技术系列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系列教材”、“电子商务专业教材”等十几个系列数百个品种的信息技术类教材。这些教材结合教育部的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本着方便教学的原则,严格保证出版质量,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回报,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发行量已达到7万多册。同时兼顾研究生、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教材以及社会职业培训、水平考试、岗位认证教材的出版,如“Adobe中国教育认证计划标准培训教材”、“思科职业认证培训”、“零点起飞电脑培训学校”等系列教材和为中小学教师编写的“中小学多媒体CAI课件制作实例”系列教材。

在计算机教材出版中,人邮社坚持“高起点、高质量,实施精品战略”,倡导内容要“贴近教学”、质量上贯彻“精品战略”。在教材出版工作中,人邮社注意在加强选题论证与优化方面下功夫,以“一流作者”和“推广价值”为基本原则——教材的作者一定是有丰富教学实践的一线教师或有写作经验的知名专家、教授。此外,人邮社还与国外知名公司合作,出版英文版原文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如“国外著名高等院校信息科学与技术优秀教材”系列。

从清华社、电力社和人邮社的案例来看,国内计算机教材的“精品”已经不再是一个精致的口号。出版社正在从教材的延伸上进行全方面的工作:不仅仅是从教材的编写上更加注重立项、作者、编辑等方面的深入调查和细致工作,同时也在为教材本身提供包括教辅、教师用书等方面更好的全方位支持;另外从对于者的研究方面来看,出版社也在更加注重出真正适合读者的精品,而不是简单地追求所谓“高精尖”——别忘了,适合自己的东西才是好东西。

计算机教材的精品时代真的要来了,师生们享受“计算机教材的幸福生活”也要开始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