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刘震云称冯小刚的新作为“一盘能登大雅之堂的凉拌萝卜皮”。他说,这不是一本思想笔记,这确实是一本给人解闷的书。大家读了,不必引申和联想。不能完全相信这本书的内容写的都是真的,因为每个人面对自己和自己历史的时候,都有一种本能的胆怯和躲闪。
冯小刚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解释为什么要写《我把青春献给你》:“我是在河里学会游泳的基本功,让我写书是逼我横渡海峡,这的确让人感到恐怖。在‘游’的过程中我不断地问岸上的刘(震云)老师:我的姿势对吗?刘老师说,姿势不重要,重要的是呼吸。有很多次我因为看不到岸,申请说我不游了,但是岸上总有朋友‘骗’我说,你在海里浪大看不到岸,马上就到岸了……就这样他们一次次‘骗’我,直到把这本书完成。”冯小刚认为,自己当导演积攒了很多观众,这些观众是潜在的读者,他们也在岸上看着冯小刚游过来,而且远比看真正的游泳健将横渡海峡的观众多得多,这些读者令冯小刚感到自信。
写书与拍电影不同,冯小刚的感觉是:“写书让我充分找到满足感。电影只有30%表达自我,其余都需要与人合作,而写书是完全的自我表达。如果拍电影是穿着棉袄的冯小刚,那么写书的冯小刚脱了棉袄,只穿衬衣。我还没有勇气光屁股,我只能做到尽可能地真实。”冯小刚解释说,完全真实是不可能的,在写的过程中,他就发现是在编,这时有两种可能,一是继续编下去,二是推倒重新再来。《我把青春献给你》这一书名是很早就决定了,“你”的含义包括两种:一是走过的道路、经过的岁月和失去的青春,二是拍电影的朋友和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