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大二学生普遍兴趣广泛,大多数学生由于知识结构以及心理个性还未完全定型,其阅读取向更偏向关注流行图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一位大二学生说:“我看的书挺杂的,文学的、艺术的、历史的、生物科学方面的我都有兴趣,我想现在需要的是大量阅读,同学发现有什么新书也会互相传阅。比如前一阵的《蛋白质女孩》、《周渔的火车》、《谁动了我的奶酪》等,有一些韩国小说像《我的野蛮女友》、《汉城故事》也挺感人的。现在电视里面又在重拍武侠,很多同学又拿起金庸、古龙的小说来读。其实电视里热播的东西我们喜欢再找书来读,结果发现书其实更好看,像《大明宫词》、《康熙大帝》,等等,金庸小说就更不用说了。”
近两年媒体炒作最厉害、最畅销的图书被总结为以下几大时尚:漫画、韩流、网络、童书、励志类(如《谁动了我的奶酪》等)、小资类(如《时尚》杂志等)、电视及电影文学类,等等,这些文本他们都相当熟悉。
到大三大四,大多数学生买书和读书显得谨慎了许多,对书的思考和评论也多起来,同时不自觉地明显分化为很多不同的阅读群体,就像校园里的文学社、漫画社、戏剧社、电影协会等各种社团一样,形成一个个小众的阅读圈。
北京大学中文系一名大四学生认为,如果说自己大一大二的阅读还很杂、看书还较容易受到“流行”影响的话,在大三大四就已完全形成了自己的阅读兴趣。“我和很多同学对正在畅销的书也会浏览、关注,但买不买完全在于自己的兴趣,我们有各自的评判标准,毕竟不是中学生了,已不大可能产生那样疯狂的热情。流行的书不一定注定是‘一次性消费’作品,但也不一定就会成为经典。如果这本书符合我的兴趣,观望一遍、两遍、三遍,直到最终买下来,你可以说我买‘这一本’是在跟随时尚,但对我来说,这本书也经过了我选择和沉积的过程。”“我会选择自己志同道合的交流对象,他们不仅看过一些书,而且还要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她的看法得到了旁边很多同学的认同。不光对流行读物有所选择,他们对畅销书的评价也很尖锐。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一位同学说:“近几年畅销的《哈里·波特》,看第一本觉得有很大创新、故事吸引人,第二本也比较好看,第三本就有点模式化了,到第四本已不太想看,但宣传得多,也好像是由于惯性,还是看一下吧,估计第五本是不愿再看了。”“《小王子》、《流星花园》前一阵很流行,但我觉得没什么意思,看了一点就放下了。像几米的漫画、《蛋白质女孩》、《61×57》这些书,也太没什么回味了。”
人大中文系大四有一位同学被公认为博览群书的女孩子,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其阅读的广泛和超前连男生们都自叹不如。“我看的书很多很杂,《谁动了我的奶酪》、《心灵鸡汤》之类我都觉得有可读之处,但最喜欢看的还是《致加希亚的信》,这是西方继《圣经》之后销量最多的书了,这种偏重哲理的书女生也爱看的。而且我还特别爱看艺术类理论书籍,关于音乐、绘画等,我高中时候就很喜欢看介绍欧美艺术、POP音乐的书了。我经常跟有同样爱好的同学讨论。”
他们在流行图书中选择自己最爱的同时,也把很多经典图书列入了自己的喜好之列。在大学图书馆里,记者观察到翻得最烂、补了又补的书除了武侠、言情,还有中外古今的著名小说、人物传记和思想历史类图书。宿舍深夜的“夜谈会”上,《围城》、张爱玲、萧红、《查泰来夫人的情人》等等都是他们常常谈论的话题。
人大历史系一名大四学生的床有一半被书所占,她说:“我们大多数同学还是特别喜欢读书,读‘图’和读‘书’是可以并存的,比如网上看小说和网络文学的信息更多、阅读更方便,但完全没有‘书’的感觉,我还是喜欢闻着书香,喝一杯茶,很舒服。再比如很多理论书要普及,可以有一种更直观、通俗的方式,像画说《资本论》、蔡智忠的漫画,但要深入了解,还是要读原著。我喜欢读经典,那是一种沉淀了思想的东西。”
采访中发现,即使在漫画、韩流、网络、电视电影文学等流行阅读中,他们也更挑剔,倾向于文字优美、制作精良、不肤浅、有一定思想性的文本,比如《热爱生命》、《东京288小时》那些摄影图书。同时,一些易读的理论书和随笔也进入他们喜好之列,比如朱光潜、李泽厚的美学读物,周国平的散文和哲学丛书,余杰、王晓波的杂文随笔等一直都受到青睐。
在文化日益多元、阅读方式各异的时代,流行成了一个相对的概念,大学校园里的阅读让人觉得新鲜而且个性张扬。每一个被访的同学都一再强调:“这只是我自己的爱好,很多同学都和我不一样的。要问同学中‘普遍’流行阅读什么,实在很难回答,我们不同爱好的阅读群体太多了。”
《阅读风向》诚向全国大学在校生(本科生或研究生)征稿。要求为新闻通讯体裁,真实凸现阅读群体特征和地域文化特征。文字流畅清新,有归纳、总结和对比分析。下一目标城市: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