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指掌上的悬念故事

2003-04-09 来源:中华读书报 罗汉果 我有话说
科学史上,关于发明归属权,产生了无数的悬案、纷争和丑闻(伟大的牛顿就曾为微积分的发明优先权与莱布尼兹“大打出手”,闹得两败俱伤)。指纹断案科学的历史也是这样一个故事。我们可以凭借小小的指纹跨越时间与空间追踪那些骇人案件的凶手,但不知是否能够准确地将每一项荣誉归于应得之人,而将“冒领”之人剔除出来呢? ——编者

事情发生在上个世纪初。英国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天发生了一起凶杀案,一对老夫妇遭人杀害,而现场只留下了一个油渍渍的指纹。《指纹断案》以这样的故事开头,多少使这本书有了些侦探推理小说的色彩,不过作者的主要意图显然并不在这起骇人案件如何被侦破,因为这只是此书的线索之一。历史是如何被虚构的,又是如何恢复了它本来的样子,这是远比一个凶杀案的侦破更为引人入胜的情节。

1874年发生了一起离奇的继承权案。为了甄别这位“继承人”的真伪,司法工作者们真是费了不少脑筋。但是在城市化社会中,当一个人的身份不再由他们的居住地所标明之后,要想鉴别一个人的身份实在太难了。茫茫人海,那么多陌生的面孔,谁能说得清谁是谁?我说我是谁我就真的是谁吗?灵感也许在瞬间点亮,“从那时起,鉴别问题作为法医学上一个紧迫的科学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亨利·福尔兹后来这样回忆。这位苏格兰医生不久以后便发现了古代陶器上的指纹并由此开始了他的研究,然后在1880年的时候,他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封信,第一个公开倡议利用指纹鉴定罪犯。6年后,他又开始了一次新的努力:说服伦敦警察厅采用指纹这种鉴别手段。

按理说,福尔兹大夫本该是“指纹先驱”了,但是事情似乎总要有些曲折才有味道,虽然这种曲折对于福尔兹来说太不公平,因为在那以后的几十年中,他的经历怎么看怎么像个冤大头。在福尔兹的悲剧中,那位作为反面主角登台亮相的人名叫弗朗西斯·高尔顿——这个人的名字总是与灾难搅合在一起。高尔顿小时候是一个被家庭宠坏的孩子,这种天生优越的地位使他坚信,“智力和体力都很好的家庭的孩子天生就高人一等,因此,一个人的出身背景显得格外重要,相比之下,是否有成就是第二位的”,要说明这一点也不难,他的表兄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就是证据。这是他的“优生学”诞生的理论基础,也让他终于和福尔兹大夫结下了梁子。福尔兹的成功“激起高尔顿恶毒的忌妒,尤其是当这种成功是通过努力工作而不是出身取得的时候”。于是高尔顿抬出了威廉·詹姆斯·赫舍尔。后者自1858年即在印度开始了他的指纹研究,并且在1880年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封信中也讨论了他在印度运用指纹代替签名的情况。不过,这并不能与福尔兹大量而丰富的研究成果相提并论。

按照高尔顿和赫舍尔商量好的版本,历史改头换面地出现在了1894年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这份报告说,指纹“现在和弗朗西斯·高尔顿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但“第一次提出建议,在某种程度上实际运用指纹的是威廉·赫舍尔爵士”。这份报告长达67页,但却没有福尔兹大夫什么事儿。虚构的历史像催眠术,赫舍尔越来越相信自己才是指纹先驱;对于高尔顿而言则像打着聚光灯的舞台,他终于可以甩掉福大夫一个人站在这个显赫的位置上,虽然他实际上援引了福大夫的观点。在这幕虚构的历史剧中,福大夫是惟一的输家。

但是事情到这里却并不算完,以后的发展颇有一报还一报的意味。就像当初高尔顿甩掉福尔兹一样,站在高尔顿肩膀上的爱德华·亨利后来又把高尔顿甩了,而一个人背起了成功的金锅:一种与包括福尔兹、高尔顿在内的许多人的贡献有关的指纹分类法最终却与亨利的名字连在了一起。那个当初由高尔顿硬塞给福尔兹的苦果就这样掉进了高尔顿的嘴里。

直到辞世57年后的1987年,福尔兹才终于得到了本该属于他的东西,那是一个重建的墓地和一块新修的墓碑,那上面写着“纪念指纹鉴定科学先驱亨利·福尔兹”。一段被改写了的历史恢复了它原来的样子,但是一场有关指纹的马拉松却远未跑到终点。

英国小镇上的案子最终破了,这得益于那个油腻腻的指纹。从那时开始到现在,快100年过去了。尽管指纹作为一种侦破案件的工具,其作用越来越大,方法也越来越精细,但是福尔兹大夫当初最想为他的指纹鉴定体系添加的一项内容却迟迟无法实现,这就是要证明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指纹(就像诗人写下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显然,要证明这一点就必须把曾经、正在以及将要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的指纹一一加以比较,而这本身是不可能的。但是无法证明“任何一个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却并不能说明这个命题就是错的。书读到这里愈发像一场智力游戏,与前面那些实实在在发生的故事相比,这个结尾给人的感觉更加回味悠长,也是此书抖出的最精彩的包袱儿。

(《指纹断案》,(美)科林·比万著,素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13.2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