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传说或影视剧中,纪晓岚都让人有一种通达的感觉。他因涉嫌泄密流放新疆和从新疆赦回承担起编纂《四库全书》的重任等等事情中,都能举重若轻地对待。他也很善于处理与皇帝和同僚的关系,似乎已洞识人生,无所羁绊。所谓“通达”的最基本点是勘破名与利。纪晓岚可能在利上看得开一点,但在名上仍欠通达。一直在想找到点根据。最近偶读清人牛应之的《雨窗消意录》,其卷一即记有纪晓岚逸事一段,说纪氏读清初藏书家钱曾《读书敏求记》一书中所载,明藏书家赵琦美身后藏书散失,有“武康山中,白昼鬼哭”的传说后,认为“聚必有散,何所见之不达耶?”并和他的朋友董曲江评论说:
“大地山河,佛氏尚以为泡影,区区者复何足云!我百年后,傥图书器玩散落人间,使赏鉴家指点摩挲曰:此纪晓岚故物,是亦佳话,何所恨哉?”
纪晓岚自以为非常通达,对身后无所挂念,他的想法一定能得到他人的赞誉,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好友董曲江却毫不留情地给以批判说:
“君作是言,名心尚在,余则谓消闲遣日,不能不借此自娱。至我已弗存,其他何有?任其饱虫鼠,委泥沙耳!故我书无印记,砚无铭识,政如好花朗月,胜水名山,偶与我逢,便为我有。适烟云过眼,不复问为谁家物矣,何能镌号题名,为后人作计哉!”
《雨窗消意录》的辑者对纪、董二氏所论,认为董氏“所见尤脱洒也”,意思是纪氏似欠通达矣。不过若从为人而言,则纪氏愿留“故物”于人间,较之董氏之标榜“无名心”者,尤胜多多。纪氏之言,或因自视甚高,料自己必传,故有“此纪晓岚故物”的预测,而董氏默默,或自愧不如而故作洒脱以解嘲。近年,纪晓岚成为家喻户晓人物,引动多方关注,京都有重建“纪晓岚故居”之议,百计征求遗物出展。苦无线索,幸有沧县王敏之,多年从事纪晓岚遗物收集,即据遗物印记、铭识搜求藏砚、印章、文房用具、书法作品等,成《纪晓岚遗物丛考》一书,为展示纪氏遗物提供依据。许多遗物反映了纪晓岚的为人处世等性格特色,纠正了当前对纪晓岚形象的编造和扭曲,还人物以本真。如此,是纪晓岚200年前所谓“此纪晓岚故物”的预测,得到验证,于世有益,不得以有名心诛求。而董曲江之洒脱则未免有故作姿态,目光短浅之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