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打牢农业基础,保持农村稳定,这是王学仁同志一系列文章、讲话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农业和农村面貌出现了深刻变化,为“十五”农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一片大好形势下,王学仁同志深刻指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村农业产品“资源型、趋同型、原料型”突出,农产品商品率和外向度很低,农民致富门路少,农业效益比较低,城镇化水平不高,乡镇企业改革和机制创新滞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状况还未根本改变。这就导致了农业增产不增收,农民增收困难,特别是还有几百万农民处于贫困状态。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后开放领域的扩大,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分工和竞争日益突出,这些问题还会更加严峻,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差距和弊端还将进一步显露。王学仁同志的这一判断完全符合云南实际,既是全省制定农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实现新世纪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任务。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边疆省份,贫困面大,农民增收难度大。对此,王学仁同志对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化、扶贫工作、民族工作等给予了深切关注。他亲自抓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例如,1996年底,他受省委委托率团赴孟加拉国考察著名的乡村银行小额信贷扶贫经验,回国后立即筹备并于1997年4月份召开了全省小额信贷扶贫动员与布置会议。根据他的指示,由省扶贫办分管会务、省社科院农经所分管教学的全省小额信贷培训班于1997年5月在昆明召开,王学仁同志亲自做动员,并解答学员们提出的疑问。当年6月全省25个县、乡的小额信贷试点顺利启动,9月王学仁同志主持召开全省试点汇报会议。至今,全省已投入小额信贷款14.5亿元,110多万户农户获贷发展家庭经营而增加了收入,走在了全国前列。期间,王学仁同志多次深入试点县、乡、村调研指导。他在武定县发现的“老母鸡换大水牛”的典型案例,充分说明了小额信贷扶贫到户的巨大作用,受到原国务委员、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组长陈俊生的高度赞扬,并被我国扶贫理论界专家们多次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