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杂家克鲁格荣膺毕希纳奖

2003-06-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特约记者 钦文 我有话说

克鲁格

5月中旬,人们翘首以待的德国最高文学奖毕希纳奖终于揭晓,德国多栖作家亚历山大·克鲁格(Alexander Kluge)获此殊荣。

如果回顾一下毕希纳奖的历届得主,亚历山大·克鲁格似乎是个另类。该奖以往只颁发给那些严格意义上的美文学(Belletristik)作家,不是诗人、小说家,就是戏剧作家。无论人们怎样绞尽脑汁,都无法将克鲁格归入某一类,回顾一下他的生平,或许有助于了解他的特异性。

在大学期间,克鲁格曾学习法学、历史和教堂音乐,在法兰克福求学期间,曾问学于当代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阿多诺,以《大学之自治》的论文获法学博士学位,1958年毕业后曾在柏林和慕尼黑任律师。经阿多诺介绍,他被推荐给著名导演弗里茨·朗(Fritz Lang)任助手,自此涉足电影创作,作为导演和制片人,拍摄了一系列纪录片,其中的代表作是反映纳粹时期建筑的《石头中的残暴》(Brutalit□t in Stein,1959),由于在这方面的成就,他曾受聘于乌尔姆艺术学院电影系担任教授。1963年,他又成立了自己的制作公司“开罗影业”,之后的第一部作品——故事片《告别昨日》(Abschied von gestern),便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他也因之被评论家视为“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开路先锋之一。此后,他拍摄的每部影片都会获得广泛的重视,当然,在赞誉之中也有不同的声音。批评者认为,他的故事片太过于散文化,哲理色彩过于浓厚,情节性不强,而这恰恰是其电影中最主要的特征。因此,他的电影作品完全可以视作另一种意义上的文学创作,电影界把这样的电影形式称为“作家电影”。克鲁格常常在影片中引入对历史的反思和深刻的分析,以及对现实的揭露和批评,80年代以后,他创作了一系列“散文电影”,和传统的纪录片不同,影片中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绪和虚构性的成分,从而完全打破了故事片和纪录片之间的界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由于我们总能在他的影片中感觉到他本人的观点,而他似乎也乐于向观众灌输某种理念,加之他的作品往往充满隐喻,令人费解,讥评者称之为“谜语电影”(R□tsel Kino)。在电影中,他一方面力图“对启蒙了的人再次进行启蒙”,另一方面又要迎合观众的口味,这种努力将思想性、娱乐性和艺术性融合在一起的尝试并非总能获得成功。因此,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一般观众,对他的影片总是褒贬不一。除了电影制作,克鲁格还涉足电视制作,参与德国各大电视机构的文化类专题节目制作,拥有稳定的收视群体和不俗的收视率。而此类杂志类电视节目引入德国电视的始作俑者正是克鲁格。

笔者似乎在其电影创作上花费了大量的笔墨,而这与他获文学奖有何相干呢?实际上,他的大部分作品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纯文学创作。在已出版的作品集中有不少其实就是他的电影剧本(或母本)作品;而为数不多的几部“美文学”作品中,无论从结构,还是叙事风格上来看,都融入了许多电影手法,与他的电影作品可谓异曲同工。此次获奖,与他新近出版的《情感岁月》(Chronikder Gefühle,2000)有着密切关系。这本书可以说是一个“大杂烩”,其中将虚构的故事、真实的历史片段、玄思、文评、史论、关键词的阐释等各种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简直就是一部典型克鲁格风格的叙事电影,而杰出的导演才能使他游刃有余地驾驭如此纷繁复杂的材料。这部作品堪称19世纪德国浪漫派“总体诗”(Universalpoesie)在21世纪的又一次复兴。克鲁格的写作绝不限于文学方面,而他与老搭档奥斯卡·内哥特(Oskar Negt)合作的几部哲学著作也使他作为思想家的地位日益得到认可,其中的代表作有《公众与体验》(1973)、《批判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历史与特异》和《政治的尺度》等。

近年来,国内读者逐渐熟悉了英国的布克奖、法国的龚古尔文学奖、美国的国家图书奖,而对于毕希纳奖这一德国文学最高奖并不熟悉,鉴于此,似乎还有必要对该奖作一简要介绍。1923年设立之初的该奖原本是一个地区性奖项,以出生于该州的近代德国著名作家毕希纳(Georg Büchner)命名,颁发的对象也不仅限于作家,截止1950年,获奖者还有画家、作曲家、歌唱家等其他艺术家。1933-1944年纳粹统治期间该奖停止颁发。自1951年起,黑森州与达姆施塔特市政府授权位于该市的德国语言与文学科学院签定协议,将该奖确定为一个全国性的文学大奖,授予“用德语写作,作品出类拔萃,在当今德国的文化生活中有着重要贡献的作家”(《颁奖章程》)。由于其颁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该奖今天已经成为德国的最高文学奖项。一旦某位作家入选,也就同时意味着他已进入经典作家的行列。

虽然40000欧元的该奖如今已名花有主,但真正的颁奖仪式预计要到10月25日才能举行。按照惯例,获奖人将发表精彩演说,读者还须耐心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读到这篇洛阳纸贵的演说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