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客到纽约有3件事必不可少,那就是攀自由女神、登帝国大厦、看百老汇音乐剧。
百老汇是一条宽22至45米,长达50里,两旁大厦林立,高楼蔽日的繁华大街。在第七大道与43街交汇处有一条细长的广场,它就是百老汇的心脏——“时报广场”(Times Square)。它的周围,被称为剧院区,遍布着大大小小40多家剧院(20年代鼎盛时曾多达80余座剧院),这些灯火璀璨的建筑群落成为纽约一道独特绚丽的风景。
1893年前后,欧洲的音乐剧被介绍到百老汇来,逐渐为纽约人所接受。1907年,乔普林用流行音乐风格创作的《特里莫尼莎》被认为是美国的第一部音乐剧。此后,曾到英国学习音乐喜剧的杰罗姆·科恩(Jerome Kern)创作了他的第一批本土音乐剧,一种与自由不羁的美国精神、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具有火焰般热烈、急速搏动的舞台节奏的新型戏剧形式——百老汇音乐剧诞生了。
《演出船》是百老汇早期历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此剧通过一艘沿密西西比河巡回演出的演出船及演艺人员曲折的演艺生涯,第一次正面接触了当时美国社会严重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剧中歌曲写得极为动人,由著名黑人男低音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演唱的《老人河》深沉悱恻、凄楚哀婉,至今传唱不衰。《演出船》被公认为是美国音乐剧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也因此确立了百老汇作为美国音乐剧创作、生产、观赏中心的地位。
1943年首演的《俄克拉荷马》以热烈、奔放而又幽默的笔调表现了美国西南部俄克拉荷马地区一群纯朴勤劳的拓荒者质朴而狂放的劳动、爱情、生活。《俄克拉荷马》在百老汇音乐剧历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它被认为是自有百老汇音乐剧以来,第一部对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及其独有的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作了典型概括和充分表现的划时代杰作。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百老汇音乐剧成了美国生活方式、美国文化、美国精神的专有载体和标志性娱乐产品,随着英国伦敦西区音乐喜剧的隐退,纽约百老汇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世界音乐剧的“首都”。
20世纪50-60年代,音乐剧无论在艺术创作水平还是商业运作业绩上,都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精致的境界。纽约百老汇街也早已是旧貌变新颜。旧剧场得到翻新改造,一座座新剧场拔地而起。这一期间,大师辈出,群星璀璨,涌现出诸多的优秀作品,譬如《音乐之声》。《音乐之声》(Sound of Music)是根据玛丽亚·冯·托普的自传《托普家族的歌手》改编的两幕音乐剧。1959年11月16日首演于百老汇Lunt Fontanne剧院。该剧讲述了不愿受繁文缛节束缚的修女玛丽亚到托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与上校相爱,成为孩子们继母,举家逃离纳粹魔爪的动人故事。
60年代美国的社会动乱并没有太多的反应在百老汇的舞台上,只有摇滚音乐剧《头发》(Hair)等少数作品反映了戏院外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百老汇剧目中的裸体和粗俗语言也已司空见惯。70-80年代,百老汇制作成本的上涨,使上演新戏成为冒险的生意,造物主于是再次将温柔的目光投向了音乐剧的发源地——远在万里之外的伦敦!
以作曲家劳埃德·韦伯和制作人麦金·托什为领军的英国音乐剧军团以《猫》、《悲惨世界》、《歌剧院幽灵》、《西贡小姐》等杰出作品抢占了百老汇的前沿滩头,让一向妄自尊大的美国音乐剧人瞠目结舌,从而宣告了英国音乐剧重现辉煌时代的开始。
1972年,年轻的劳埃德·韦伯偶然在一家机场的书店里发现T.S.艾略特的长诗《擅长装扮的老猫精》,于是萌生了把它改编成音乐剧的想法。这一想法让他魂牵梦绕了10年,当韦伯和他的朋友——导演特沃·南着手排演时,他们只有以诗为基础的几首歌,而没有故事和线索来贯穿整个音乐剧。经过艰苦的努力,一部拟人化的、描述一只老猫如何获得永生进入天堂、充满幻想寓言色彩的舞台杰作诞生了。1981年5月1日《猫》在伦敦首演,轰动了英伦三岛、欧洲大陆,并于1982年移师纽约百老汇,在美国人中掀起了狂热的“猫”潮,勇夺37届托尼奖的众多奖项,在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创下累计演出4万余场的神奇纪录。
英国音乐剧人在20世纪80年代所取得的辉煌令人惊叹,在90年代依然保持着一种奋勇向前的状态和朝气。然而,美国人在音乐剧方面毕竟有着近百年的经验和传统,决不甘于让美国音乐剧就此消沉下去,一批有才华的艺术家揭竿而起,创作了一大批富于美国特色的优秀剧作。
如以优美的舞蹈场面见长的歌舞剧《福熙》(Fosse);以歌唱、表演为手段,着重人物心理、性格刻画的《双面博士》(Jekyll and Hyde又译《杰克和海德》)。这其中,异军突起的美国优秀女导演朱莉·泰茉,以她非凡的艺术才华,惊人的想像力,高度的凝聚和组织能力,同一批杰出的艺术家一道,创作出了一台优秀的剧目《狮子王》。
朱莉·泰茉在剧中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她运用皮影戏、提线木偶、类似中国民间跑旱船形式的扎制动物造型,制作出了形象逼真的动物手动操作模型,如豹子、狐狸、长颈鹿、大象以及由半机械装置制成的群体羚羊形象,在舞台上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动物王国,逼真传神地再现了非洲大草原上百兽奔腾,万物复苏,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动人景象。
朱莉·泰茉知人善任,她请具有欧洲音乐背景的埃顿·约翰、蒂姆·瑞斯和具有非洲音乐背景的莱伯.M共同创作,为此剧谱写了具有美国音乐形式但却极富非洲民间音乐神韵的乐曲。那气势恢宏、优美动听的旋律像非洲大地上的春风,沁润沐浴着观众的心田。她聘请牙买加的舞蹈家嘎斯为此剧的舞蹈设计者,将非洲的文化特色融入到风格独具的编舞之中。嘎斯设计的舞蹈,即具有各种动物的灵性特点,又看上去姿态优美,形象传神,充满情趣,很好地烘托了贯穿全剧的欢快主题。《狮子王》成为美国本土音乐剧的骄傲和向英国音乐剧叫板的典范。
今天的百老汇一年四季依旧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遗憾的是,长盛不衰的剧目大都是英国的“进口货”。但美国人重做音乐剧霸主的决心犹在,决不甘于让百老汇只是沦为英国音乐剧的“殖民地”。他们还会发动一场“革命”,以夺回失去的艺术阵地吗?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