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的新书《Borland传奇》中,“丛林”的这两层含义隐秘地交汇在一起。现代商业竞争的丛林法则,和技术乌托邦的甜蜜体验,在李维的平静而不失激情的叙述下相互映衬、相互注释;创新与反思、喟叹与希冀、你死我活的争夺与谦和优雅的技术探讨,所有这些光彩动人的侧面,形成了这部高科技丛林故事独有的魅力。
在拿到本书的当天下午,我放下了早晨刚刚开始的某部侦探小说,从封面到封底看完了这本书,没错过一个页码——我得承认,也许这和我与Borland产品的情分有关。和微软、SUN或IBM不同,对开发者们来说Borland是邻居家的那个俏姑娘,你和她永远不会谈婚论嫁,但是私底下却总是暗存情愫,秋波频传。我发现自己在软件开发历程中,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当一回Borland开发工具的壁橱情人——相信这也是大多数开发者的经历。可能也正由于此,我们会牵挂于Borland在技术上、在商战中的一次次沉浮:它第一个产品神奇地畅销了,它把成为数据库巨头的机会丢掉了,它又推出新语言和新工具了,它的总裁辞职了,它改名了,它进军服务器市场了,它又改回了原来的名字,它找回了自己的阵地、又变得像最初的那个Borland了……Borland的故事永远不是微软、IBM这些平台巨头、业界霸主的那个类型,但它也因此更能让人心动,能让人看到一个独立厂商在弱肉强食的软件丛林中幸存的意义。
近年来,人们常用“经典”形容一些不相干的事物。但最初在西方语境里“经典(classics)”却仅仅指古希腊、古罗马某些特定作家的特定文体:它要克制,要在讲究形式的同时体现趣味。我在别处谈过,出身软件业的作者,写作风格上往往难臻完美。很多人的文字受损于刻板、单调的“学术”气息,也有不少人会趋于另一个极端,一味求助于俚语或是古文。李维的文体有效地避开了这两种陷阱,他的叙述含蓄、精确,在表达对天才的赞叹时不加保留,这一切都让我回想起“经典”这个词的科学用法。是的,在某些方面李维的作品超出了喧嚣的时代精神,与两千多年前的另一种气质(比如色诺芬的《长征记》)不谋而合。作为台湾Borland公司的资深专家,李维也像色诺芬一样真实地见证了他所叙述的整个传奇,他们是证人,也是参与者,听他们讲述彼时彼刻的切身感受,好比是那种以一个饱经沧桑的声音开篇的黑帮电影,任那故事再残酷、再不可思议,你只会感到故事中诱人的甜蜜。
出版台湾技术著作往往有特殊的难处:中国内地和台湾的技术术语差异极大,如果原样照印,对于内地读者肯定不可卒读。本书经过编辑的精心处理,几乎不存在类似的尴尬和不便。在我这个挑剔的读者眼里,这本书纸墨莹洁,大方雅致,在国内图书里算得上妙品。要是页眉的设计能更合理些,书后再给出索引,这简直就是我心目中那本理想著作了。
在老派的文章最后总要包含一个教训,我却发现自己谈了文体、甚至谈了纸张,却惟独没说过这本书实用意义上的好处。其实这是不言而喻的。我订阅的一个新闻频道每天会向我介绍十余种刚刚诞生的技术和产品,同样,就在我输入本文的几个小时中,也会有相同数量、甚至更多的技术、产品在世界各个角落无声地消亡。Borland在20年历程里曾经几乎登上业界顶峰,也一度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其中人员的更迭、产品的兴衰更是无以尽数。Borland上下皆为英才,可是软件业中的盛衰、特定产品的成败往往却不仅靠天才和技术来决定,对市场的洞察,对机会的把握,商业运作的技巧等等,像丛林动物的嗅觉一样重要。在这方面,李维体现了资深软件专家的素质。他在书中的众多技术判断都中肯而不失独到,对于人们热衷讨论的平台、技术选型问题更有清醒、理智的建议。在我看来,技术与商业的共通点在于,无论是技术抉择还是商业抉择都是一个权衡、妥协的过程,这里需要的与其说是热忱和逐新,不如说是对细节的敏锐和对复杂情况的洞察力。对于想在软件行业投资自己的时间或财产的开发者和企业家,来自这本丛林故事的智者声音会是一个有益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