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是据此出发,复核了《宋诗纪事补正》的部分材料,撰写此文。如实地说,书中有钱先生的真知灼见,但确也有不少问题。我们真有些怀疑,这部书所辑补的材料,是否全出于钱先生之手,或由他人帮助搜辑,但是否经过钱先生检核?
我们觉得,这部《宋诗纪事补正》最大的问题,是不据体例,增补过多诗篇,而其中又有不少错失。清厉鹗《宋诗纪事》,全书100卷,辑录宋代诗人3812人。但厉鹗在自序中说,他是想仿效《唐诗纪事》而作的,所辑录的诗人虽多,但重点仍放在纪事与评论,以便有助于“知人论世”。正因如此,清修《四库全书总目》,将《唐诗纪事》与《宋诗纪事》均列于诗文评类,并不列于总集类。这是很有见地,也极为妥当的。因此,我们现在要为《宋诗纪事》作正补,就应一是甄别其误失,二是增补有助于研究的史料及有关作品,不必如对《全宋诗》那样,尽量增补其缺收。但使人遗憾的是,现在这部《补正》,增补材料过多,而主要又是诗篇,特别是已有别集传世的,实无必要多补。如陈福康先生文中所说,北宋人杨亿有《武夷新集》20卷,早有通行流传的本子,前五卷为诗,有诗386首,而这次《补正》竟增补了381首,排印90多页。
问题还在于此次辑补的,多据一些类书,如《全芳备祖》、《锦绣万花谷》、《海录碎事》,及现存的《永乐大典》(残本)等。这些类书有一定的价值,但因多有滥收,错讹极多,我们现在据此做辑佚工作,一定要认真核实,否则确会如钱锺书先生在书前《题辞》中讽刺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时所说的:“买菜求益,更不精审。”我们在翻阅时,发现书中所补,作者多有重复、误收,如第3册页1426补辑苏轼《牡丹诗》,实为南宋洪适之作;第8册页3736补辑陆游《绝句七首》,实际这一组诗为宋末牟献所作。名家之诗竟有如此疏忽,真使人难以理解。这种类似情况,于宋本朝人误收的极多。而且还有误收非宋朝人的,这就更为突出。我们这篇文章,就先举十几个这样的例子,如误收唐以前的3例,误收唐代的8例,误收宋以后的1例,供学界参考。我们希望引起学界的注意,引发必要的思考。
唐以前3例:
卷53页3740,据《永乐大典》卷2347“馬”字韵,于杨方名下补《合欢诗》一首4句:“尔根深且固,余根浅且[氵夸]。移植艮无期,叹息将何如。”按南宋时确有杨方,长汀人,孝宗隆兴元年(1163)进士,但此《合欢》4句却非此杨方所作,而为魏晋时期晋人杨方之诗。唐初时所编的《艺文类聚》卷89木部下,“合欢”条,载有“晋杨方《合欢》诗”4句,其第二、第三句为“余宅浅且[氵夸]”、“移植良无期”。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于晋诗卷11,据《玉台新咏》卷3即辑有杨方《合欢诗五首》,上述4句即在第5首中(此首诗共14句),文字与《艺文类聚》同。由此可见,《永乐大典》所录此4句诗绝非南宋人杨方所作,且其第二句“根”、第3句“艮”都是明显错字。
卷7页489,据《海录碎事》卷9下《愁乐门》,于许洞名下补《失题》诗“五难既洒落”一句。按梁萧统《文选》卷31载有江淹《杂体三十首》,其中有“许征君自序”一诗,为咏许询作,李善注引《晋中兴书》:“高阳许询字玄度,寓居会稽,司徒蔡谟辟,不起。询有才藻,善属文,时人皆钦爱之。”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于梁诗卷4也录有江淹此诗(又见俞绍初《江淹集校注》上编,页92,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由此可见,《海录碎事》将许询误作“许洞”,所录之诗既非“失题”,也非零句,乃出于南朝著名诗人江淹(文通)之手。使人奇怪的是,补正时为何一无核查。
卷51页3614,据《锦绣万花谷》后集卷3“冬门”,于杨万里名下辑补“月影含冰冻,风声凄夜寒”二句。按此诗实为隋炀帝杨广作,题为《冬夜》,非仅二句。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于隋诗卷3载有其《冬夜》诗:“不觉岁将尽,已复入长安。月影含冰冻,风声?夜寒。江海波涛壮,崤潼坂险难。无因寄飞翼,徒欲动和銮。”所据为《初学记》卷3,《文苑英华》卷158,《诗纪》卷120。《文苑英华》载此诗,文字小有异同,但此二句无异。又,经查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之《锦绣万谷谷》,于卷3“冬门”所载此二句,实际并未署名,只在下条注云诚斋。由此则是此次补正时,误将后条署名移前条,且未进一步考查是否即为杨万里诗。
唐时8例:
卷10页690,据《锦绣万花谷》前集卷26“哀輓门”,辑补林逋《失题》诗4句:“老罢知明镜,悲来望白云。自从失词伯,无复更论文。”按此诗,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14载,题《怀旧》,全诗8句:“地下苏司业,情亲独有君。那因丧乱后,便有死生分。老罢知明镜,归来望白云。自从失辞伯,不复更论文。”诗中所称的苏司业,是与杜甫同时的苏源明,为著名诗人,与杜甫、元结、郑虔都有交往,又是唐肃宗时翰林学士。他于代宗广德二年(764)卒于长安,杜甫时在成都,闻讯后特作诗悼念。这是杜甫名作,多为后世所称,怎么能误作宋人林逋(和靖)之诗呢?且文渊阁本《四库全诗》于此4句下未曾署名,下条是林逋诗,可能误将此移前,也作为林逋诗而补入。
卷2页690,据《锦绣万花谷》前集卷26“哀輓门”,又辑补林?二句诗:“无由睹雄略,火树月萧萧。”无诗题。按此亦见仇兆鳌《杜诗详注》卷2,题为《故武卫将军挽词三首》,为杜甫于唐玄宗天宝时在长安作。所补这二句,为此《挽词》的第三首,其所谓“火树月萧萧”,火、月二字均误,应是“大树日萧萧”,正与全诗意合。
卷21页1450,据《全芳备祖》后集卷4“甘蔗门”,辑补苏轼诗一句:“蔗浆归厨金椀冻。”诗题为《蔗冰》。按此亦为杜甫诗,其诗题并非简单的“蔗冰”二字,而为《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见仇兆鳌《杜诗详注》卷10。仇注谓宋人黄鹤编此诗在宝应元年(762)。这时杜甫在成都严武幕府。吐蕃想分兵三路进攻四川,而这位窦侍御在视察蜀中军防之后,就打算入朝奏事,杜甫乃作此诗赠之。这是一篇长诗,前几句云“窦侍御,骥之子,凤之雏。年未三十忠义俱,骨鲠绝代无。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露寒之玉壶。蔗浆归厨金碗冻,洗?烦热足以宁君躯。”仇注以为:“清冰四句,喻其廉操清望。”由此可见,所辑补的这一单句绝非苏轼之作,而是杜甫全篇诗中的一句,其诗题也非简单的“蔗冰”二字,而是杜甫借喻这位窦侍御的清廉节操。
卷10页692,据《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卷4,辑补林?诗一句:“已作归心即自宽。”经查南宋初董?所编的《严陵集》,其书卷2录有唐方干诗36首,有《初归故里》诗,其首二句即为“常思旧里欲归难,已作归心即自宽。”按此诗又见《全唐诗》卷651,题《初归故里献侯郎中》,较《严陵集》增多“献侯郎中”4字。严陵即严州,治所为浙江桐庐。《唐摭言》卷10《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条,就云:“方干,桐庐人。”(参见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卷7,中华书局,1990)《严陵集》卷2还载方干《怀桐江旧居》。可见此诗绝非浙东籍的宋人林逋之作。
卷10页692,又据《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辑补林逋诗一句:“蔽野吞村飘不住。”按这也是唐方干的诗,见《全唐诗》卷651《雪中寄殷道士》,七律,其五、六两句为:“蔽野吞村飘未歇,摧巢压竹密无声。”与诗题“雪中”意合。又编于南宋时的《江湖小集》,即录有释绍嵩《途次遇雨和丘德高》,诗中明确注谓此句出于方干。
卷66页4553,据《西湖游览志余》卷5,辑补马廷鸾《拟渔翁诗联》二句:“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按此二句已见于《五灯会元》卷5“船子德诚禅师”条,全诗有20多句,绝非仅此二句。《五灯会元》载,有官人问:“如何是和尚日用事?”这位僧人就用船杆譬喻,以为“棹拨清波,金鳞罕遇。”并以平时钓鱼生涯来揭示哲理,故诗中有云:“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可见绝不可能如《西湖游览志余》所载的只此二句。船子德诚禅师,又见于修撰于宋初的《景德传灯录》(书前有杨亿序),卷14记“华亭船子和尚名德诚”事,他为澧州药山惟俨禅师弟子,而《景德传灯录》同卷记惟俨禅师于唐代宗大历时出家为僧,由此则可确证船子和尚当也为唐中期人,而所补的马廷鸾则为南宋后期人。
卷11页734,据《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卷五,辑补宋祁诗一句:“淅淅寒流涨浅沙”。按查《江湖小集》本《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此句下注作“朱景文”。大约因为宋祁有《景文集》,这次《补正》就断为宋景文(祁)作。实际上,“朱景文”乃“朱景玄”之误。《全唐诗》卷547载朱景玄《宿新安村步》七绝,其首句即“淅淅寒流涨浅沙”。又见《万首唐人绝句》卷73。《全唐诗》卷701王贞白,也录有此诗,诗题也同。这可另考,但可断定为唐朝人之诗,非宋人所作。
卷13页911,据明杨慎《升庵诗话》卷12辑补魏?《题捣衣图》诗。按此实为赋,非诗,且为唐人所作,见《文苑英华》卷109赋体之魏璀《捣练赋》,又见《全唐文》卷372,亦题作《捣练赋》,小传云“天宝间进士”。清徐松《登科记考》卷9系为唐玄宗天宝十载(751)登进士第。杨慎《升庵诗话》误将魏璀写成魏瓘,又删去若干关联字句,乃改文题。而此次“补正”,则未经核查,轻信杨慎,即补入作为北宋时魏瓘之诗。
宋以后一例:
卷11页781,据《永乐大典》卷11313“馆”字韵,辑补赵抃《题祠馆》诗“德泽涵濡得二难”四句。按此乃元人王恽《贺东泉翁山中杂咏十三首》之“坟馆”诗,见其所著《秋涧集》卷33。王恽也是元朝的诗文名家,其《秋涧集》有100卷,另有《玉堂嘉话》,记其任翰林学士时的见闻,是元明时期的著名史料笔记。如此名家之作,却误补入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