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盼着有机会能见见张先生。留意了张先生几本著作。也大略知道张先生的经历。原来张先生是史学大家侯外庐先生的弟子。侯先生有两个得意门生,一个是李学勤先生,一个就是张岂之先生。这两位现在都是国内的史学名家。称得上是薪尽火传了。张先生在思想史方面有成就。著名的有《中国思想通史》,就长期作为高校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历史》也是张先生主编的。那可是历史学最主要的课程,由此可见张先生的影响力。
机会终于来了,大三的时候,校园里布告,说张先生今晚将来演讲。我匆匆赶到学校的阶梯教室。二三百人的教室早已挤满了人。
张先生走进教室的时候,大家掌声雷动。张先生看上去很瘦,但很有精神。有一种谦和之气。大家的掌声响了很久,也许同我一样怀着崇敬的心情欢迎我们的老校长。张先生拱了拱手落座,就听他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地侃侃而谈。张先生是富有口才的,一口气讲了三个小时。带着他特有的南方口音,说话缓和,还不时穿插些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台下的人聚精会神,如沐春风。
演讲完,有学生关切地问,张先生,您手好些了吗?我们才知道张先生在清华园刚刚遇过车祸。算一下,张先生那年73岁,照老的说法,过了这一关,有望看到张先生的长寿,那将是中国学术的福祉。
第二次见张先生是在第二年的冬天,那天刚下过雪。我在校园里走,看到两个老师迎面走来,其中一个很像张先生,就停下来注视,他看到我在注视他,就很礼貌地冲我点点头。果然是张先生,见他依然精神抖擞。一点不像七十多岁的老人。
这以后,我毕业来到上海。有一次复旦大学某研究所招一个工作人员,我去应聘。一位老师看到我是西北大学的,很高兴地说,我认识你们的张岂之先生。对我也另眼相待。所以就觉得张先生在外界也是享有盛名的。
在上海有一次翻书看到一本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的《百年文化名人手札》。很是喜欢,作者潘先生是个爱好收藏的人,收藏了近百年来一些文化名人包括很多学者的手迹。过世的如沈尹默,刘大白,周谷城等。健在的如流沙河,何满子,贾植芳等。所谓字如其人。这些学者性格各异,所写的字也是风格迥异。见字如见人,想想那些富有性情的真迹,真让人发思古之幽情。所以想着也去收藏些当代文化名人的手迹。但我一没潘先生的阅历,二没潘先生的财力。所以就想着先收藏自己的老师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岂之先生。也因为年轻,就大胆地给张先生写了封信,说希望张先生有空写上明朝关中大儒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几句话。
信是寄出了,一时没有回音。想想张先生七十多岁了,认识的人那该有多少。平时既要搞研究,又要参加那么多的社会活动。哪有那么多时间给一个少不更事的年轻人回信啊。我也给其他的学者写过信,大都石沉大海。
想不到的是一个月后就收到从清华大学寄来的信。一看是张先生的,很感到激动。更想不到的是张先生为我的要求竟回了整整两张纸。张先生以很谦虚的口气与我探讨人生问题。这封信,不仅对我有帮助,也能让我们看到一个著名学者的襟怀。信是这样写的:
交良学友: 您给我的信上没有日期,我估计是您最近写的。我经常外出,返回北京,每次都是一批信出,我逐一检视,凡有日期久,我必写信抱歉,请对方原谅我回信晚了。您的信上没有日期,我就找一个借口,不作自责了。 您要我写些勉励的话,并举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类有远大志向的话作例。我并不喜欢张载这种话。过大,过于虚夸,但这也不能怪他。中国古代的哲人几乎都有这样的豪情。胡适先生曾经讽刺性的问过:什么是“为天地立心”呢?这不能责怪古人。古人的大志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喜欢一些平实的话。比如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我常常思索的名言。人的一生往往是忧患多于安乐,不管什么时代,对于众多人而言,大多是如此吧。需要将人生的这种遭遇提高到人生哲理的高度去理解。忧患使人生气勃勃,而安乐却使人的心志沉沦。凡有一定人生理想的人都会觉得孟子的这个人生哲理催人奋进,不要屈服于忧患的压力。相反,在忧患中锻炼自身,使自身坚强起来。成为大有用于社会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忧患也是人的老师,他教人们如何去克服困难,如何培养坚定的意志。我常用孟子的这句名言自勉自励,同时也将它送给您,共勉如何? 即祝 冬安 张岂之 2002.11.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张先生阐释得多好啊。不见张先生也有几年了,但在上海的书店每见张先生新著出版,就想到他依然在耕耘。希望有机会能再见张先生。也在此遥祝他健康长寿。